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上海:要温度更要品质,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发布时间:2022-10-18 20:33:00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85后张丞俊,是上海基层的一位“小巷总理”。春江小区,是一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高龄”小区。2018年,当张丞俊走进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龙华居民区春江小区,就有了一个心愿——让这个老小区旧貌换新颜。短短两三年时间,如今的春江小区已是“内外兼修”,实现了美丽蜕变。

  靠什么梦想成真?答案是:“三会”制度。1997年,五里桥街道首创了“三会”制度,通过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实现了“居民的事情,居民说了算”。

  从“三会”制度、立法联系点到人民建议征集……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上海正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

  一条“黄泥弄”中悟出基层一线治理首创制度

  最初,“三会”制度被用于解决五里桥街道公共弄堂卫生问题。由于社区各主体缺乏责任意识,弄堂成了远近闻名的“垃圾弄”“黄泥弄”。为解决这一梗阻难题,意见征询会、听证会、协调会等一系列沟通协调机制应运而生。后来,弄堂铺上了彩砖,焕然一新。

  随着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五里桥街道还进一步创新发展了与“三会”制度配套的“三制”,即听证会配套公示制、协调会配套责任制、评议会配套承诺制以及包括议题征询会、民主恳谈会、监督合议会在内的新“三会”制度。

  如今,这一基层首创也与时俱进,从1.0版一路“升级”,更新至4.0版。然而,回顾其发展史,这一民主形式是由现实的社区治理难题“倒逼”出来的,而不是从别处飞来的。

  再回到春江小区,该小区一处几年前拆除的违章车棚,因缺乏日常管理,逐渐成为附近居民堆放杂物、倾倒建筑垃圾的场所,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如何解决?

  龙华居民区党总支充分运用“三会”制度,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在议题征询和听证过程中,居民一致决定打造一条具有春江特色的“春江小巷”。听证会上,大家确定了“春江小巷”的改造重心,即打造一面“春江文化墙”;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联建资源,向隔壁小区开发商募集到了改造项目资金;项目实施中,联合各方代表对资金使用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协调会积极推进项目进度;项目完成后召开评议会,听取各方意见,促进今后的自治项目更加规范化、透明化运作。

  这样的案例在上海的基层治理中十分常见,社区居民就辖区内的公共事务、重大民生问题都可以采用“三会”进行协商和监督。

  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表示:从发展动力看,“三会”制度是由党组织领导和赋能的民主。从运转机制看,“三会”制度是由平等协商驱动的民主。从制度形态看,“三会”制度是实现了过程闭环的民主。

  在“小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三会”制度在上海最广泛、最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实践,莫过于——老房装电梯。然而,能成功加装,并非易事。

  为了装电梯,五里桥街道桥一居民区已开了208次现场协调会。

  原来,桥一居民区有一批六层的住宅房龄已接近40年,加装电梯工作进行到一半,矛盾来了。随着脚手架慢慢搭起,每层楼的中间两户居民有了意见,因为他们唯一的采光通道被遮挡了。

  工地安静下来,协商却“喧闹”起来。居委会组织了现场协调会,居民代表、电梯公司、物业代表和法律顾问一同到场。各方充分发言、讨论后,方案形成:改装透明的电梯井,减少电梯对采光的影响。由此增加的预算,由居民代表出面协调,争取让楼内居民平摊增加的费用。

  “加装电梯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三会’制度解决。”桥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姝磊深有体会,解决社区治理“难点”,在各方诉求中寻求“最大公约数”,为的是让人民满意、得到尊重,更需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

  历久弥新的“三会”制度在应对此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哪栋楼有确诊?自己的楼栋是否安全?起初,由于信息不对称,社区稍有风吹草动,各楼组微信群便可能谣言四起。

  “街道不少居委利用已经建成的楼组微信群,在特殊时期活用‘三会’制度,与居民进行‘云协商’,一起探讨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信息公开。”五里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倩介绍,几轮协商后,《抗疫日报》在多个居民区应运而生。

  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理念贯穿于抗疫的过程,引导社区各类自治力量在疫情中从抗拒纷争逐渐走向协商共治,及时收集民情民意,让一个个“金点子”落地于各项工作之中。

  “‘三会’制度是从社区居民自治实践中生长出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自主探索民主发展道路的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国式民主生成与发展的本土环境、内在逻辑和独特智慧。”马西恒表示。

  “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命题,上海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6月23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全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属全国首创。让群众提出建议有互动、有反馈、有结果,让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治理“金钥匙”。

  对于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21年9月1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依法保障公众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成为开门立法另一个新样本。

  从解困“老小旧远”到“一江一河”立法,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让生活于此的每个人都能享有高品质生活。

  以宝山首创的社会治理智能平台“社区通”为例,目前,宝山区575个居村全部上线“社区通”,全区80.7万余居村民实名加入,8.2万余名党员在线上亮身份,30万余居村民在线参与议事协商,累计回应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20万余个。

  “社区通”2.0还专门开通了网上议事厅。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好点子,都可以提出来,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今年以来,为解决飞线充电问题,淞南九村在居民小区新添了充电桩。而安装位置正是由社区居民“票选”得出。

  “全过程人民民主能有效地化解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社区作为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场域,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能够为社区发展和基层民主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智慧。”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分部主任于洪生教授表示。

  人民城市,要温度更要品质

  全过程人民民主,正融入人民城市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

  2021年底,85岁的佘老伯发现家附近的邮局网点取消了代收公共事业费的业务,一下子陷入了缴费焦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寄出了一封“为老人保留线下缴费渠道”的建议信。

  上海市信访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办信处负责人看到这封信后,很有感触:“信息化的发展对老年人形成了‘数字鸿沟’,可能全市有很多的老年群众都有这方面的不方便,我们迅速形成摘报呈送给市领导,推动全市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经多方组织调研、协同配合,不到一个月,超过4000个线下公共事业费缴费点重新开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仅体现在城市硬载体中,更体现在城市软实力中。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提出地,从“近江不见江”,到“最好的资源给人民”,杨浦区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在杨浦滨江,每走上700米就能看到一家党群服务站,每一处都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功能。市民、游客通过语音、视频或文字实时连线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将自己的建议融入城市未来的美好生活。此外,杨浦滨江岸线还设立征集邮筒,沿线所有居委会张贴征集二维码、信箱,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市民、游客的需求,很好地补充了我们的建设思路。”滨江建设者说。

  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了国家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实现了人民幸福,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上海,正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通过一个个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让民主之树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