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美!“三个前所未有”见证青山定不负人

发布时间:2022-10-22 10:13:00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10月21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介绍说。

  征程漫漫,大道如砥。翟青提到,过去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三个前所未有”: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年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已成为共识。宏大的生态叙事中,太多的中国故事值得讲述。

  ——用思想之光引领“美丽中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在谈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时,翟青提到,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深化与创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继承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与时俱进”“吸收与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拓展与超越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经验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成果”等四个方面。

  翟青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党中央部署,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用制度之力护航“美丽中国”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

  面对记者关于“生态环境制度改革”的提问,翟青说,“我国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制度。”

  ——用督察之效保障“美丽中国”

  这些年,在面对一些损害生态环境的事件上,我国始终坚持把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作为督察的生命线,动真碰硬,直面问题。

  “两轮督察共受理群众环境问题的举报28.7万件,已经办结或阶段性办结28.6万件”“第一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任务总体完成率近96%,第二轮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确的1227项任务已经完成近60%”……会上提到的这一项项数据,充分展示了几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用群众之盼推进“美丽中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现场,翟青介绍了我国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出来。

  ——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中国智慧

  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好地球家园,我们从未缺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和实施”“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会上,翟青谈到了我国积极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的贡献。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锦绣山河必将更加壮美。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