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儿童剧本杀 剧场成“课堂”

发布时间:2022-11-04 15:31:00来源: 成都日报

  原标题:儿童剧本杀 剧场成“课堂”

  就在“剧本杀”火爆之际,“儿童剧本杀”在成都悄然兴起,成为剧本杀行业的黑马。随着“双减”政策实施,“儿童剧本杀”让孩子们玩角色扮演,在剧情推动中完成游戏任务,在寓教于乐的表演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在课堂之外获得学习的乐趣。

  日前,成都市文广旅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成都市促进剧本娱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办法(试行)》,《办法》采取适龄提示、限时等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明认为,成都是文娱行业的标杆城市和风向标,延续性的政策支持将成为行业最强有力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儿童剧本杀”在成都或将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场景1

  室内

  七岁娃演孟浩然 一口气背五首诗

  10月30日,周末时间,难得天气晴朗。金牛万达广场内,几个七八岁的孩子身着汉服,围在一起,饶有兴致地背着唐诗。走近一打听,才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语文培训班,而是某儿童剧本研学机构举行的10大唐代诗人主题剧本杀游戏。孩子们有的扮演李白,有的扮演杜甫,还有的扮演孟浩然、白居易,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自己”的代表作,十分入戏。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演出了诗人的大致经历、性格特征、典型故事,一个个虽然神情稚嫩,但那煞有介事的样子,让观众忍俊不禁又拍手叫好。

  “我扮演的是孟浩然,一边读故事,一边演诗人,今天我一口气就背了5首孟浩然写的诗!真的太神奇了!以前让我背一首我都觉得难。”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章鹏程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自豪地告诉记者。小章同学的母亲林女士笑着说,朋友推荐他们来参加这个“儿童剧本杀”游戏,没想到儿子会这样投入,两小时下来,孩子阅读量居然达到了2000多字,而且对孟浩然的生平、性格、代表作这些知识都有了大致了解。记者和其他参与游戏的孩子攀谈了一阵,发现他们对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新模式都很接受。

  与纯娱乐的成人剧本杀不同的是,这些“儿童剧本杀”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科普、教育与故事性,有目的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方式上则能够在较短的游戏时间内,达到培养孩子阅读、提升社交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培机构纷纷转型,不少教培从业者投身“儿童剧本杀”领域,希望找到一条新出路。同时剧本杀也积极开展与教培机构的合作,通过增强体验和互动,帮助教培课程提升趣味性。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许多游戏将《山海经》《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科学知识融入其中,起到用游戏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环球魔力(成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咏告诉记者,他们有着不少适宜青少年儿童的剧本,比如具有财商教育意义的《魔陨降世·困斗之兽》。“这类模拟经营剧本重在益智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玩法机制,‘高玩’能玩出难度,新手也能获得启发。”李咏说,周末或假期,常有家长相约带着孩子前来体验适合亲子的剧本游戏,这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家庭社交方式。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处在一个开放、轻松的状态,反而更容易受到感化。”李咏回忆:“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小男孩玩着玩着不知为啥事情生气了,在一边闹起了别扭,协助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耐心引导,最终他心平气和地完成了游戏任务,他摸着自己的小脑袋瓜感叹:‘下次遇到问题,我要多用这里,而不是自己生闷气……’”

  李咏提到,剧本杀的角色扮演性质给大人和孩子提供了一个平等沟通的机会,“当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蹲下来和孩子称兄道弟时,孩子一定会感到被尊重和正视。”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在的孩子心智成熟度高,很多时候比大人玩得更明白,能够从游戏中领悟到许多人生道理。李咏说如今儿童剧本娱乐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除了采购剧本、开展游戏外,公司目前也在策划面向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原创空间型体验剧目,希望通过游玩,孩子们能得到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场景2

  户外

  汉服“小秀才” 争当“文武小状元”

  “你要先去看看这个对联,跟手里的道具对照一下……只需要用到道具A和道具C。我就给你提示这么多吧……”五年级学生王灿带着些许得意的表情,指导站在一旁向他求助的两位小竞争者。

  在街子古镇的“儿童剧本杀”游戏一路过关之后,王灿告诉记者,简单地画一张景区地图、说一段街子古镇的历史、来一个陆游的故事,对他来说都不成问题。这群6-12岁的“小秀才”身着传统汉服,正在成都崇州街子古镇“味江·九州实景江湖”园区内,参加大诗人“陆游”举办的蜀州大阅,争当“文武小状元”。

  蹴鞠射箭、解谜闯关、团队竞赛……在由成都蜀州沉浸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主办的《蜀州大阅·少年状元》剧本杀中,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进行各项比试,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对国学也有了更多认识。记者看到,现场参与者以亲子家庭为主,游戏非常考验小玩家的耐心与观察能力。

  在今年端午节期间,“蜀州沉浸”就曾举办过一次“端午大阅”,活动内容囊括端午习俗、屈原历史等特色元素。“一个景区就是一个故事。”“蜀州沉浸”总经理谢礼说,他们充分利用景区文旅资源,将节日文化、非遗文化、国学经典融入游戏环节,在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佳节和假期推出亲子研学剧本杀,主打国学教育,让孩子们边玩边学,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爱。“接下来除了‘小状元’系列的春节活动,我们还将结合宋代香道,联系街子古镇‘雅致宋韵’的文化主题,推出更多全年龄段的文化产品,以及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剧本娱乐活动。”

  儿童天生爱玩好动,“儿童剧本杀”除了线上和原本类似开会的室内模式外,适合未成年人的景区、公园户外模式更加吸引关注。“和我们的童年不同,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娱乐项目太多了,划船和捞蝌蚪很难再吸引他们走出家门,所以不论是剧本杀还是其他,只要能把孩子的兴趣从电子屏幕前带走,我都愿意尝试!”家长李先生说,以前提到剧本杀,总感觉和恐怖悬疑挂钩,网上也时常看到一些与剧本杀相关的负面消息,起初自己也很不赞同这种娱乐方式,但如今感觉能从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既满足了娱乐需求,也能起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心理上就很接受了。

  四川局中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雪说,自己的团队也与儿童研学机构、景区开展合作,为其提供内容创编、运营扶持和导流活动。在她看来,儿童剧本游戏的引入可以作为传统教培改革的思路。“我们做儿童内容的时候更要注意避免血腥暴力内容,也要防止游戏沉迷,标准就是要对儿童成长有利,能够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体验和吸收。”

  手记

  “剧本杀”因其时尚有趣的游戏方式、完成解谜的独特成就感,已成当下颇受欢迎的线下娱乐活动之一。在大众娱乐需求多元发展、综艺节目推波助澜等因素推动下,剧本杀迅速成为大众娱乐的一个热点,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达117.4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至238.9亿元。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的选择占比排名第三,仅次于看电影和运动健身。

  站在风口的剧本杀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同时资本也在不断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5日,我国狼人杀、剧本杀相关融资事件共计31起,涉及项目共14个,披露的融资总额超252.5亿元人民币。

  泛娱乐行业的竞争性改变了当下的社交生态,同时也促使剧本杀行业开始寻求迭代升级。打破年龄限制成为剧本杀的下一个突破方向。随着“儿童剧本杀”在成都的悄然兴起,以“寓教于乐”为宣传点的儿童剧本游戏,正渐渐走进孩子们的学习和娱乐生活。随手点开大众点评网,输入“儿童剧本杀”“亲子剧本杀”,便会跳出种类繁多的儿童剧本推荐。这些“儿童剧本杀”遍布成都,每家都有上百条评价和预约信息。在小红书上,以“儿童剧本杀”“亲子剧本杀”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关笔记超过两万条。

  “儿童剧本杀”与“成人剧本杀”形式相似,都是角色扮演,不同之处在于注重趣味、益智和立意,通过游戏锻炼孩子,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儿童剧本杀”或“儿童剧游”的形式集合了夏令营、沉浸式课堂、亲子互动等多种活动元素,显得更新潮、更吸人眼球。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都是从孩子天性着手,保护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建立孩子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在这些游戏中,多人互动能够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互动中又能提高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游玩的同时,想象力、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无形中得到提升。

  思考

  行业挑战:在享受游戏和收获成长中平衡

  不可否认的是,面向儿童的剧本是对编剧能力和门店实力的双重考验。孩子们很难做到像成年人一样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孩子的心态很简单,那就是“玩”。剧本冗长或一味灌输知识,孩子会失去耐心,但只带着他们玩耍,又很难满足部分家长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的需要。

  “好比爱情片票房永远卖不过合家欢电影,亲子市场自带多重红利,儿童业态是文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亲子市场突破,有利于剧本杀行业打破增速放缓。”文创产业投资人高嘉认为,尽管这类剧本杀的直接受众是儿童,但必须关照作为“付费者”的成年人评价,剧本内容要符合全年龄人群的审美需求,要在场景、服饰等方面获得亲子双方的认可。

  郑文辉的新星魔方团队原本专注于成人剧本的开发,“双减”落实后决定单独开辟儿童剧本的业务,现在服务分两条线,一类为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另一类则是商业机构的项目。对于前者,由于学校需求不一,他们提供了更多版本——从最极限的45分钟,到普通的90-120分钟不等。郑文辉提及,基于很多现实因素,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很多学校没有资金和能力运营课后延时服务,因此会选择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监管要求。郑文辉他们推出的财商、口才、历史、科普、推理剧本,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流行的儿童剧本类型。和成人剧本最大的不同是,儿童剧本表达的东西一定要有正能量的立意。“成人完全可以写一个欢乐的本子,玩完就完了,也没什么问题,但在儿童这里是不行的,儿童剧本要有内核,还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展开。”

  另一个“儿童剧本杀”内容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做到强成果外化——如何让家长在两个小时后直观地感受到儿童剧游带来的变化。由于目标客群设定在小学一到六年级,实际消费决策者是家长而非学生。在郑文辉看来,家长的期待值70%在于孩子能开心地玩,30%则是在玩的同时能学到东西。

  从资深教培人转型的天艺儿童剧本创始人崔燕认为,大部分家长不会长期为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买单,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享受游戏和收获成长。针对这一痛点,她的团队把剧本内容和教材内容挂钩,每个本子都能找到对应的课文,再形成系列。比如二年级有篇课文讲述小镇生活,他们据此设计了一个财商本,小朋友们扮演农民、工人等不同角色,按照不同劳动方式挣钱,再用钱在DM(剧本杀主持人)扮演的商人处买卖物品,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也就有了生动的体会。

  深读

  加强内容把控 实现儿童剧游可持续发展

  “儿童剧本杀”当下还处于初兴阶段,在剧本杀原有的游戏机制上删除了诸多负面元素,加入课本知识、游戏机制,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实现“快乐教育”,除了业内人士面临的众多挑战,下一步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持续观察和谨慎对待的。

  中娱协秘书长孔明表示,处于观察期的“儿童剧本杀”想要实现纵向的持续性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专家等各界合力探索和建设。“‘儿童剧本杀’的未成年保护和产业提升,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明说,“在儿童的身心安全问题上,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许多法律、政策、条例和通知,业界首先需要加深对有关法规的理解,从而提升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能力。”他指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很难打造出高质量、符合儿童身心健康、有价值的剧本。”他建议引入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到剧本产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建设当中,以此更好地引导企业提升业务能力,科学、规范地进行儿童剧本的生产创作。不过,孔明也提醒,寻求教培机构合作、引入教培人员进行指导也需要谨慎,从业者应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判断和辨别能力,避免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误导。

  面对儿童剧本娱乐萌芽发展的行业新态势,成都剧游方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卢致远认为,传统的剧本杀形式并不适合儿童,“目前我们企业对于儿童剧本安全性尺度的把握仍不太有信心,很多时候剧本内容是否真正适合儿童,我们作为儿童教育方面的业余人士,并不能主观随意地进行判断。”对于这些可能影响到儿童剧本娱乐深度发展的障碍,卢致远说:“我们希望能够引入专家组织,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标准界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川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杨琼提出,未来在剧本娱乐行业,更应该加强对剧本杀内容的正面引导,加强正能量、主旋律内容的剧本内容创作,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手段和政府扶持,通过与文旅、文博、场馆等融合,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接受正向内容的熏陶,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