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无止境 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10月29日,长沙5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长沙注入新动能;11月3日,2022沪洽周首轮签约,长沙“牵手”7个省级项目,总投资262.5亿元;11月4日,2022世界计算大会开幕式现场,超精密数字化高端制造产业基地等8个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额高达489.4亿元……连日来,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让人振奋。
不沿边、不靠海,长沙为何能吸引诸多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
11月4日,一场全国大考发榜,从中可以看出端倪:在全国工商联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结论中,长沙综合得分居全国各城市(不含直辖市)第六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这场考试,考的是“软环境”,拼的是“硬举措”,长沙能从全国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事实上,在全国各城市的优化营商环境竞争中,长沙时常占据“C位”:全国工商联连续第4年发布“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长沙3次挺进全国前十,排名三年实现“三级跳”,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中西部标杆城市;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长沙获评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评“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等,7项指标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
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是长沙吸“睛”的“流量密码”,犹如一块“金字招牌”,吸引来了天下客商,助力长沙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的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优化发展环境、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考虑和鲜明态度。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形成“大合唱”,久久为功、一以贯之,这是长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关键。
今年以来,长沙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契机,强化推进投资服务、政务服务、要素服务、权益保护、亲清关系、普惠包容六大“升级版”改革举措,推动“五链融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加快建设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思想认识再提升,推进措施再突破,工作责任再压实,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长沙特色营商环境品牌,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取得实效。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指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深度融合,在打造营商环境3.0版、实现价值链提升上迈出更坚实步伐。
撸起袖子加油干!长沙决策者们既挂帅又出征,扑下身子、只争朝夕抓营商环境优化。
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位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最优城市,率先全省建立“指标长”制度,由分管市领导担任 “指标长”,牵头市直单位“一把手”担任“指标办”主任,组建18个工作专班,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常态化调度机制,做到营商环境常抓不懈。
在11月14日举行的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看长沙主题采访活动媒体见面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华松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媒体界朋友多走近长沙、亲近长沙,宣传长沙营商“优环境”,展现长沙发展“好形象”。
倾尽全力决战“头号工程”,长沙用自我革命打造更优环境。
从2019年首次参加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获评全国包容普惠创新标杆城市后,长沙就持续加压,连续4年出台“1+N”营商环境改革体系,确保519项任务扎实推进,推动营商环境从1.0到3.0升级。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全市干部群众上下齐心,人人都将优化营商环境当成了分内之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个个创新措施让企业实现“网上办”“零跑腿”,一个个定制服务方便企业办事不出园区,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创业热情。
办事“少跑腿” 服务“不打烊”
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高不高,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
长沙始终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感受为出发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省心,让企业舒心。
“以前办事得提前预留半天的时间开具相关证明,如今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申请即时生成证明报告,真的是省事又省心。”日前,在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刘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在手机上申请了“个人公积金缴存证明”,并下载了加盖部门电子印章的证明电子版,很快便完成了业务办理。
今年,长沙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让企业、群众办事在实现“证明材料”和“实体证照”两个免提交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无证明”应用场景,逐步实现由“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截至目前,长沙已实现政务大厅窗口端、政务服务网厅端、政务服务移动端和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四端融合的“无证明城市”专区应用,20余类证明可在线开具,40余类证照可实时调用,打通了320多个省部级证照对接接口,市本级300多项政务服务实现“减证办”“免证办”。
“在长沙办事越来越轻松了,以前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如今跑一趟、一个综合窗口就能办好。”在长沙岳麓高新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秦女士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公司迁移登记手续。目前,在长沙各区县都有这样的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提供便利店式的“7×24小时”服务。长沙通过建设24小时“不打烊政府”,让政务服务模式由“到点下班”升级为“延时服务”,为上班族下班办事提供便利,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芙蓉区世茂环球金融中心一楼大厅,企业办事人员小李不出楼,就在楼内的24小时楼宇政务服务驿站办理了业务。这个服务驿站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5G智慧税务终端、营业执照打印自助服务终端、政务服务终端等设备一应俱全,可办理从营业执照到税务业务“一条龙”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越来越多的事项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在手机上,1400余项政务服务已接入“我的长沙”手机APP,手指点一点,办事如同“网购”一样方便,让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
今年,长沙着力打造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聚焦办事方不方便、高不高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全天候、“不打烊”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和“综合窗”改革,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场景,400余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500余个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政务服务提速40%以上,一次办比例提升至90%以上,9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设立“办不成事”专窗治理“疑难杂症”,全市设立20余个“办不成事”专窗,开展常态化“走流程”行动,整改问题400余个。加快“长株潭都市圈”“长江经济带”“湘赣边”“泛珠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个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构建形成10省18市(区)“跨省通办”新格局,实现190余个事项跨域通办,2022年累计产生办件22万余笔。
如今,“零时差”“零距离”的服务模式在长沙层出不穷,满足了企业、市民的个性化办事需求,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了“不打烊”“少跑路”的政务服务。
以最优“软环境”打造最强“硬实力”
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真情实意、真招实策、真金白银,精准回应企业所盼、市场所需,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发展动力,全力以赴稳企业、稳增长、稳未来。
今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长沙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定调了今年“主体培育年”的工作重点。随后,长沙又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纾解市场主体困难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政策》等多个硬核纾困政策,以更多政策红利对冲疫情影响。据了解,从2020年起,长沙已连续三年出台纾解市场主体困难、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文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给予政策托举。
精准纾解企业困难,就是要着力帮助企业破解成本难题,助推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此前急需采购一批原材料,但大额的资金需求让我犯了愁。”湖南省升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治国通过手机登录长沙“信易贷”平台,几经考量选择了长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望城支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获得授信350万元,贷款利率4.2%,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据了解,今年以来,长沙“信易贷”平台新增入驻市场主体超2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布融资需求超2000次,各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完成授信超17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平台解决了难题。
这只是个例。今年以来,长沙紧扣困扰市场主体经营的“钱、人、电、气、水”等难题综合施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费成本、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等方式,切实缓解市场主体成本压力。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34亿元,“六税两费”减免超10亿元,减缓社保费用超24亿元,减免国有房屋租金超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20亿元。
扶一把,再送一程。今年6月,长沙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精心组织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开展帮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数千名联企干部深入企业走访交流,真心诚意排忧解难,“白天顶着烈日走访企业,晚上在星辰陪伴下汇总情况”成为常态,累计走访企业2.2万余家,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4万余个。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长沙始终致力于扮演好企业成长“温暖陪伴者”的角色,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倾力打造“倾力支持、立说立行、精心呵护”的新型政商关系,注重全方位、多举措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吸引更多企业家投资长沙、深耕长沙,让企业家在长沙安心创业、舒心干事、放心发展。
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科技公司之一,目前在全国拥有25个生产基地和28个研发中心。长沙工厂是大陆集团建设的首个数字化工厂,2021年开工建设,计划今年竣工验收。“长沙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陆选择长沙。”德国大陆集团长沙公司总经理陈龙表示。
“旺旺在长沙的30年里,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蔡绍中介绍,截至2021年,旺旺在长沙的投资较最初增长了78倍,并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机会。
长沙倾力打造最优的“软环境”,弥补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劣势,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最强“硬实力”。
正因如此,今年前三季度,长沙GDP首次过万亿,增长4.8%,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0个,总投资629.9亿元,新引进重大项目137个,总投资1758.15亿元;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81家,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7%,一个个“长沙智造”“长沙品牌”加速涌现;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50万户;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中国新媒体大会、世界计算大会等盛会上,越来越多的项目“牵手”长沙,越来越多的行业大咖爱上长沙。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蒋红波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长沙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制度创新,优化政务服务,软硬并举,标本兼治,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努力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广大市场主体在长沙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必将为长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吴鑫矾 陈志兵 刘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