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交房 居民原地住新居
本报讯(记者 李瑶)首都功能核心区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东城区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试点项目日前顺利交房,居民领取了“大红本”、拿到了新房钥匙。新房南北通透、舒适安全,还增加了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居住条件焕然一新。
光明楼17号简易楼位于龙潭街道光明楼小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共有居民29户。改建后的小楼外观延续了古朴的砖红色,与周边居民楼风貌协调相融。小楼共三个单元,每户独立成套,不论是大气亮丽的外观,还是每户飘窗外的黑色护栏、中空玻璃等细节,都彰显着居住品质。
领取了房本、钥匙,边淑兰老人高兴地打开新家房门,客厅四白落地,墙角暖气片暖烘烘的。南面朝阳的是卧室,阳光洒进,房间亮堂堂的。东面是厨房和卫生间,瓷砖铺设一新,燃气灶、马桶等一应俱全。在家里转了一圈,老人难掩欣喜,年过八旬的她已在光明楼17号住了大半辈子,提起以前的生活她记忆犹新,“以前冬天烧电暖气,室内没有厕所,一层楼5户居民共用一个厕所,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这三大难题困扰了大伙儿几十年。”
光明楼17号简易楼原为三层砖混结构,墙体为空斗砖,楼板为槽形板,楼板承重性能差,无外墙保温措施。改建前,楼体局部开裂,上下水陈旧老化,住户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电线私搭乱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020年8月,为贯彻市住建委颁布实施的《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按照“户数不增、适当改善居住条件”的原则,光明楼17号简易楼作为核心区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启动改造。工程拆除原三层简易楼,改建为半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保持原有户数不增加,每户增加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完善使用功能。
改建后,新楼的安全性、保温性和节能性全面提升。新楼屋面和外墙都采用了节能保温材料,屋顶铺设了两层防水卷材,居民再也不必担忧漏雨。同时,楼体单元门窗采用中空玻璃,降噪性、保温性极大提升。
2021年4月,简易楼29户居民全部签约选择原地回住,回住面积按照原房本面积进行选择,原居室为一间的回住须选一居室,原居室为两间的回住可选两居室。今年9月,简易楼改造完工,东城区对该项目加快不动产权证书办理,经过两个多月的竣工验收和办理,于12月1日正式交房,实现“交房即交证”。
眼下,居民将陆续入住新居,半地下一层作为公共服务配套用房,由街道统一管理使用。简易楼还引入了第三方物业管理,让大家住得舒心长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