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发挥自身优势 阔步迈向乡村全面振兴
原标题:北川:发挥自身优势 阔步迈向乡村全面振兴
3月,阳光明媚,春回大地。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热闹非凡,一辆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道驶进石椅羌寨停车场,游客一下车就直呼:“好美的风景!”
今年1月起,石椅羌寨便迎来大量前来参观体验羌族文化的游客,他们不仅热衷购买当地的腊肉和香肠等特产,还把村里的农家乐都住满了。
这,是北川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的成果。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2018年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93个贫困村、6929户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2022年以来,北川克服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7亿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绵阳市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等3项指标进入绵阳市第一方阵。
将游客“请”进来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3月1日,位于石椅羌寨山路旁的“尔玛人家”民宿已进入改造升级的收尾阶段。从过去的农家乐到更具现代风格的民宿,变化出现在兔年春节假期。
春节期间,有18000余人次来到石椅村参观体验羌族特色文化,旅游人数比往年同期增长了5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8万元,同比增长86%。“腊肉和香肠等特产都卖完了,全村的农家乐都住满了。”回忆起春节时的热闹,陈艳仍有些激动。
这鼓舞了陈艳全家,大家都动起来。大儿子邵川正在学习各种茶艺相关知识,准备将当地特色的苔子茶发扬光大;二儿子邵逸涛赴外地考察学习,准备回来创设几种特色菜品。
积极行动的不只陈艳一家,许多村民也在加快升级硬件、改造民宿,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外出学习,研究民宿旅游服务细节,学习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加快自我转型步伐。
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透露了村里的小目标:5年后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这里只是北川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北川大力打造以新县城为核心的科技文创旅游园区和以桂溪镇为核心的康养休闲旅游园区,精心打造民俗风情、非遗研学、应急科普、休闲度假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古羌文化、生态康养、开心自驾等文旅新场景。
对于北川部分乡镇来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文旅产业发展。因此,当地更加注重乡村农家乐的开办质量,定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引进品牌民宿入驻北川,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开办羌族特色民宿,进一步拓展就业和增收渠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川借助国道247线、347线穿境而过的有利条件,优化完善交通路网,让游客来北川更方便、更快捷。
当前,北川以石椅村等村落为模板,正在加快绘就“一村示范、百村借鉴、千村竞进”的乡村旅游新画卷。
让产品走出去 小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大事业”
游客“请”进来了,产品也要“走”出去。北川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保存了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66.03%。
独特的自然山水加上保留完整的古羌文化,使得北川的农产品体现了绿色原生态的特点。
最近,在陈家坝镇金鼓村茅坪茶叶基地里,漫山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三三两两分散在茶园里,开展茶园管理仔细观察着嫩芽的变化,等待采摘头茬“金叶子”。
北川苔子茶远近闻名,2022年茶叶总产值达4.5亿元,增长32.7%,带动户均增收1100元以上。
而陈家坝镇茅坪茶叶基地,属于北川茶叶的优势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宜茶树生长。
“现在引进的新品种黄芽早,在村里种植面积达400余亩,马上要进入采摘季节,该品种收益较高,预计每亩能为农户增收4000余元。”陈家坝镇金鼓村党支部书记张天堂说,目前,该茶叶基地所在金鼓村有农户331户,茶叶种植面积约2000余亩。该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增收上两手抓,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北川坚持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做强农业,重点抓北川苔子茶、高山果蔬、中羌药材、特色养殖“四大产业”,建成农产品特色基地83万余亩,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6个。
叫响一个品牌,才能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去年3月,北川发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羌食荟”,树立北川特色优质、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形象,旨在打响整体品牌,抱团发展。
随着“羌食荟”品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北川的茶叶、腊肉、羌族刺绣等农特产品及非遗产品逐渐走入大众市场。
2022年,绵阳市启动“绵品出川”活动,北川“羌食荟”借势将北川好物带到厦门、东莞、苏州等地,苔子茶、马槽酒、老腊肉等产品广受好评。
作为四川的一个山区县,北川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逐步探索出具有特色的脱贫之路、乡村振兴之路。这些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下一步,北川将聚焦精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挥“链长制”效益,探索健全联农带农模式,形成促农增收长效机制。(张延 付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