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了“世界绿色硅都”?
在包头市昆区,有一条货运铁路。铁路的一边,是包钢集团;铁路的另一边,是协鑫集团的30万吨颗粒硅基地。窄窄的铁轨两边,并行的是包头两大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钢铁和光伏。
这个“传统与现代”同框的难得镜头意味深长: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再出发,一个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也成为这个老工业城市新旧产业交替、升级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5月23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被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颁授“世界绿色硅都”称号,这也是大会举办16年来唯一一次给地方政府进行授牌,惊艳了这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化、国际化光伏盛会。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工业城市,包头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这座城市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和辉煌,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也有过失落和彷徨。
今天,“世界绿色硅都”包头再次火爆出圈,外界的目光又一次被聚焦,开始触摸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新脉搏。
一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决心和魄力
没有一个城市的成功是偶然的。包头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源于转型升级的决心与魄力。
近年来,能源形势风起云涌,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随着“3060”目标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包头市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敏锐抓住新能源发展历史机遇,锚定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绿色的晶硅光伏产业,开启包头转型升级的新赛道。
2016年,中国晶硅行业头部企业阿特斯公司,带着多晶硅铸锭项目落户包头,成为包头市第一家硅产业企业。
2017年, 包头被国家纳入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包头开始布局晶硅产业及关联材料产业发展,举全市之力勇闯“硅”途。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牢记总书记嘱托,包头市锚定自治区赋予包头打造现代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定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工业优势,先后出台保障光伏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方案、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两新”导向,强化增量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力新兴产业。
几年时间里,包头光伏产业集群加速集聚,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稀土产业集群成形成势,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9%;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产值增长189.5%……
其中,光伏产业成为包头增长最快、创新优势最明显、区域竞争力最强、发展后劲最足的主导产业。
2022年,包头市光伏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值超1000亿元;2023年,包头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占到全国40%以上、全球35%以上,预计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2025年,包头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预计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并将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基地,成为全球重要的晶硅生产、研发、实证基地。另据权威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700-1000GW,最终达到万亿元产值。
“世界绿色硅都”有怎样的实力和底气
从2016年第一家多晶铸锭企业落户包头,开启了迈向光伏之路的大门,到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包头市仅仅用了6年。
此次,在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上一鸣惊人,荣膺“世界绿色硅都”,包头究竟有怎样的实力和底气?
包头市代表在大会致词中给出了答案——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世界级”的产业规模。短短几年时间,包头集聚了40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像通威、协鑫、大全、新特、弘元、双良、晶澳、美科、阿特斯、东方日升等头部企业就有13家。未来,包头市将继续扩大光伏硅优势,建设全球最大的晶硅材料生产基地,打造万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并加紧布局、做大做强电子硅、有机硅产业,建设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和有机硅产业集群。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世界级”的绿电支撑。内蒙古绿电优势突出,新能源发电量全国第一,发电成本全国最低。包头更是“风光”无限,风电可开发量2540万千瓦,光伏可开发量3060万千瓦,是我国少有的风光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可为硅产业发展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当前,包头市正在加快推进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和四条新能源输电通道建设,将大青山以北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到山南各工业园区,为晶硅产品低碳化绿色化生产提供最有力保障。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使用“绿电”比例将达到40%以上,使光伏产品获得领先行业的更低碳值,为企业通过“碳足迹”认证,进军欧盟等国际光伏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世界级”的协同配套。包头发展硅产业从一开始就本着“既求全、又求强”的原则,着力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围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左右侧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已形成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单晶硅,再到切片、电池片、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今后,包头将继续抓好产业成龙配套,使包头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城市。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世界级”的技术研发。世界领先的技术是成就“世界绿色硅都”的关键因素。云集包头的硅产业头部企业都拥有着引领行业前沿的技术优势,像协鑫的FBR颗粒硅技术,弘元的金刚线切片技术,中清的N型电池技术等都领先国际,优势巨大,是包头硅产业屹立全球行业前沿的硬支撑。
与此同时,包头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双良、大全、弘元、新特等头部企业的研发中心陆续落户包头,国家光伏硅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包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硅产业先进技术研发中心、认证中心、检测中心、推广中心指日可待。
抢抓新能源发展时代机遇,笃行实干的雄心和壮志
2021年,包头市由于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彰;2023年初,在国家对各地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的2022“年终大考”中,包头市再次胜出,也因此成为自治区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此项表彰的城市。
从“草原钢城”到打造万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有机硅产业集群,成为“世界绿色硅都”,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从资源衰退期到产业再生期的跨越式转变。老工业城市成功转型升级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过去的1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的10年。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风”“光”无限,潜力无穷。内蒙古抢抓“双碳”机遇,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了一个具有万亿级经济增长潜力的新引擎。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内蒙古重要工业城市的包头市,明确定位、抢抓机遇、笃行实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引擎,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2022年,全年实施重大项目902个,完成投资1422亿元,竣工419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优化营商环境品牌,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出277条创新改革举措,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重点任务100条,积极推动包头市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发展高地。
——向创新要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据统计,2022年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32%;成为全区唯一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城市。
如今,全区各地都在抢抓“双碳”机遇,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手捧“世界绿色硅都”金字招牌的包头市,正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下一步的目标是:让“世界绿色硅都”的成色更足、能级更高,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硅产业先进技术研发中心、认证中心、检测中心、推广中心。
“包头获得这一‘世界级’称号,实至名归!”东方日升包头硅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敖云松说,在他看来,产业链头部企业云集包头,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必将使这里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重镇、产业定价地、产业标准制定地以及产业人才洼地。“我相信,未来中国光伏乃至世界光伏产业发出的最嘹亮的声音,一定来自包头。”
“包头又增加了一张‘世界级’名片,对我们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好的政策支持,以及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未来。”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习松说,企业将扎扎实实做好现有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链布局、延伸,在晶硅光伏产业赛道与包头并肩向前。
连续多年荣登《财富》中国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的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闫广宁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世界绿色硅都’建设,进一步做大光伏产业总量,尽快形成6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围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左右侧,加快完善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从草原晨曲唱响的火红年代,到世界绿色“硅”海畅游,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包头再出发!(记者 蔡冬梅 许晓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