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来论:因地制宜,循环利用再生水
生态环境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了首批纳入试点范围的19个城市。这项试点工作对于提高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引领我国各地挖掘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指的是达标排放的尾水经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生态措施进一步改善后,在一定区域统筹用于生产、生态、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北京,新凤河流域通过人工湿地提质、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植被覆盖度由10%提升到40%,鱼类、鸟类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山东聊城阳谷县,污水厂尾水排入人工湿地净化后,供工业企业使用,每年可少引黄河水15%。各地的实践表明,再生水循环利用,既能减少工业企业用水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能降低污染排放量,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既要加强部门协同,统筹相关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改造和运维管理等任务,也要注重规范管理,加强监测监管,保障用水安全,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解决再生水循环利用中的技术难题。因地制宜、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制度、市场、技术等作用,再生水循环利用将更好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3日 05 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