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江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发布时间:2023-07-10 15:57:00来源: 新华日报

  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习近平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对江苏提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重大要求,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深刻体现了总书记的深厚人民情怀和对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江苏社会、民生部门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担当作为的使命责任,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争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聚焦重点群体,

  稳住“最大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全省人社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秉持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应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政策服务水平,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双向发力,稳住农民工务工规模和收入水平,构建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织密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上半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以上,同比增长4%左右,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直面就业运行压力,江苏将继续聚焦重点群体,用足各项就业促进政策,最大限度稳岗拓岗,兜牢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底线,千方百计稳住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大卫表示,学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全力“做更有温度的就业”。目前,学校共为2023届毕业生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9场,区域专场招聘会60余场,行业专场招聘会40余场,宣讲会800余场。“我们将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让‘不断的就业跟踪线’成为高校和毕业生之间一根剪不断的‘贴心线’。”

  “希望多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岗位信息”“建议开设烘焙课程”“我想参加老年人护理培训”……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院前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接待处的意见簿,记录着居民一条条诉求。院前社区党委书记周芷妤说,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就特别关注民生保障,这次考察江苏再次强调,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基层工作者要为群众提供精准就业信息服务,请群众主动提要求,社区负责“变现”,服务更有针对性。我们还特地筛选出涉及频次较高的人社政策和业务流程,设置“热点问题答疑区”,在展板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

  增进人民福祉,

  织密兜牢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有条件、有责任在民生领域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省人社厅副厅长梅仕城表示,全省人社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突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主线,聚焦重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去年底,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017.89万人、2031.85万人、2401.01万人。聚焦人人享有,锚定小微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扩面难点,我省将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健全养老保险城乡制度衔接和区域转移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致贫返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四类困难群体,代缴最低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确保保障网眼越织越密。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指示要求,全省医保系统将深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提高医保公共服务水平,让全省8000多万参保群众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保障。”省医保局局长陈红红表示。经过两年努力,全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所有乡镇,同时高标准推进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点建设,到年底前覆盖80%的村(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医保公共服务。依托“15分钟医保服务圈”,我省精准锁定扩面对象,建成全省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基础信息库,并动态更新维护参保信息。

  “全省民政系统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体,不断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民生保障机制,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以‘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说。

  今年,我省实行社会救助“省内通办”,海安市实现首例户籍、居住两地协同,线上办理低保个案。海安市民政局局长于俊卿表示,将以“物质+服务”的方式,发挥慈善在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解决好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江苏正在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局长邱文标表示,将做优“原居享老”、做实“社区安老”、做强“机构颐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努力构建新的民生服务保障格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为困境儿童撑起蓝天。无锡市民政局局长周立军表示,在构建高质量未保工作体系、创新“苏童成长”机制中,无锡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保障,持续创新探索,在政策宣传、关爱保护、队伍打造、权益保障、教育资助、残疾儿童关爱等方面扎实推进,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夯实基层治理,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中国之治”的根基。江苏有2.1万个城乡社区,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沿阵地。

  苏州市民政局局长陈正峰表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苏州将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聚焦政策创制、机制创新、实践创造,积极构建社区生活、治理、发展、家园共同体,充分发挥以社区为主导、社会组织为枢纽、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辖区有12所高校、40个小区、28万人口。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仙林街道社工全部下沉一线,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底盘”,被誉为“枫桥经验”的城市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表示,将推动“仙林经验”新的创新实践,走深走实群众路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完善精细化服务,促进融合式共治,提高社会治理精准性,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不断创造新经验,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品牌擦得更亮。

  苏州市吴江区司法局局长金江华表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努力在法治惠民生、促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巩固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体系,将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在基层回应好、服务好、解决好。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局长马晓飞说,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资源,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手段,因案施策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解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将深化安全生产‘综合研判联合检查’机制在高危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动部门联合、事项整合、数据耦合、优准结合,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冯甦表示,将加快实施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国家试点建设项目,不断提升特大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潘春华说,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危化品、工矿、燃气、交通、住建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管控安全风险。

  江苏地势低平,处于长江、太湖、淮河、沂沭泗四大水系下游,承载着上游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洪水入海。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表示,当前江苏正值梅雨期,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全力谋划防汛备汛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以眼睛睁得大大的敏锐性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每一场防汛抗洪战役。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守护城市安然、群众安宁。”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梁军说,他们立足消防部门专业优势,组建1支市级防汛抗洪专业队和10支水域救援攻坚组,部署专业力量机动前置备勤,全面筑牢防汛抗洪坚固防线。同时针对夏季火灾多发的实际情况,聚焦突出风险、人员活动集中等不放心场所,深入推进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生命至上、隐患必除”专项行动。(黄红芳 唐悦 倪芳芳 卢晓琳 陈珺璐 方思伟 洪叶 顾巍钟)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