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发展新图景——长沙县党建服务新发展纪实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
在湖南长沙县黄兴镇,一处物流园区内,运送物资的货车穿行不息,轰鸣的引擎声中透露出物流产业的红火。
长沙县江背镇,一座乡村观景台上,游客打卡拍照一气呵成,清风吹醒的是乡村振兴的文旅发展之路。
近年来,从产业兴旺到乡村振兴,长沙县不同街镇走出了党建引领发展的特色之路、融合之路。
党建聚合力,释放产业兴旺发展新动能
长沙县黄兴镇地处湖南自贸区、临空区、经开区、会展区、综合保税区“五区”叠加核心地带,物流产业发展强劲。晟象智慧物流园作为黄兴镇辖区的物流龙头园区,已入驻各类物流企业128家,平均每天有400多台大货车进出,车流穿行不息。
如何服务好园区商户和企业,为货车司机提供更优保障,成为黄兴镇党委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党建与发展互融共进的突破点。
在黄兴镇党委的指导下,园区党支部先后走访了两百多家商户和七十多位货车司机,搜集第一手信息,问计于服务对象,创建长沙市首个“货车司机红色之家”阵地,推出“小红象”党建特色品牌。
2022年4月园区党支部全面升级成为功能型党总支,下辖园区运营方、园区企业流动党员、货车司机流动党员三个党支部,同时将党小组建在物流专线上,成立了数个物流专线党小组。“针对党员长期分散、组织力度不够的难题,我们引导园区企业和高速路上的流动党员扫码进群、支部报到,分级分类建立党总支、支部、党小组微信群,引导流动党员有效开展了‘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晟象智慧物流园党总支书记黄林叶介绍。
组织架构在创新,暖心服务在提升。园区内,党群服务中心、“小红象”驿站为货车司机这一新就业群体构筑起奔波路途中的“红色港湾”。
在共享活动室内,摆放着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和活动清单。三份不同内容的清单册页,记载着“小红象”驿站为企业商户和司机朋友服务的件件实事。黄林叶表示:“通过‘轮值站长’机制,由镇机关、部门骨干力量轮流每月开展活动,并联动县直部门,确保三份清单项项为企业商户与司机解难题、优服务。”
“小红象”司机驿站里,正在运作的空调为炎炎夏日送来了丝丝清凉,装货间隙的货车司机正在按摩椅上纳凉放松。微波炉、免费的按摩椅、消暑凉茶、阅读书架一应俱全,驿站为奔波劳碌的货车司机提供了夏日避暑的便利港湾。“本月轮值站长为货车司机熬煮凉茶、赠送降暑大礼包,深受司机朋友喜爱。”黄林叶介绍说。
高小明,是一位老党员,今年7月刚获评黄兴镇“敢为善为有为好党员”荣誉称号,同时他也是晟象智慧物流园内一家物流商户的负责人,物流是他的“老行当”。提起园区的服务,他赞不绝口:“园区管理规范,安全有保障,还提供法律、医疗等功能服务,经营起来更加便利。”如今高小明的档口已经由入驻时的两个扩展至了五个,他还热情地邀约此前相识的老同行们一起入驻园区。
晟象智慧物流园“组织围绕党员建,学习跟着网络走,服务跟着车轮转”的工作格局,正是长沙县黄兴镇服务新业态,促进新发展的生动剪影。
产业促发展,续写乡村振兴锦绣新文章
从1976年时任村书记李谷歧带领村民投资10万余元建立土立窖水泥厂,到2002年企业改制,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走过了产业立村的兴旺之路。
资源与环境造就了水泥产业的兴旺,但也带来了天然的发展壁垒。企业改制后,前些年素有“三湘第一村”之称的印山村集体收入出现下滑。老树如何发新芽?既是当地群众的期盼,也是当地领导干部亟需破解的新课题。
近年来,印山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行之有效的道路。从原来的工业立村,向如今的农文旅协同发展转变,印山村下了苦功夫。
从印山观景台远眺,高大的水泥厂与风光秀美的天玺湖之间,印山村的屋场聚落散布其中,工业与自然和谐过渡,一村两景的风光向游人默默诉说着当地的发展变迁。
引资,全村工业企业、农业企业齐发动,为农文旅开发筹资助力做支撑。“以印山台水泥厂为代表,全村19家工业企业,2家特色农业企业,一起为我们全村文化活动、公益事业进行了筹资”,印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罗仕介绍说。
引智,江背镇特立人才服务驿站作为聚才引智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地,在印山村设点,精准对接中国农科院专家学者,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撑。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焕,既是印山村走出的村民,也是江背镇吸纳的“特立人才”。刘罗仕介绍道:“彭焕同志是中国农科院的教授,也是我们村的村民,多次回乡对我们镇上和村里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辅导,帮助引进了一些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驻村第一书记、博士选调生的加入更是为印山村提供了充足的组织活力和人才支持。“三湘第一村”的头衔怎样才能更亮眼,是湖南省委选调生、印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彭聪心头挂念的要紧事:“印山村作为‘三湘第一村’拥有这么好的资源环境,名气与实力不是很匹配”,在彭聪的对接下,芒果TV综艺节目《法医探案团》落地印山村。“围绕抖音、小红书等年轻人喜欢的平台,我们都做了推广,要用新媒体的手段把名气打出去”,彭聪如此概括他的推广之道。
面对碧波荡漾的天玺湖,江背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雷坚道出了印山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多方共赢”的关键:“我们在不破坏村落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全盘布局,政府主导支持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方便运营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运营企业为乡村景观赋能引流,村集体盘活闲置资源开展经营性活动,村民在带动下开始自发创业为游客服务。”由此,政府、村集体、村民与文旅企业都将从中获益。
如今的印山村,绿树成荫,风吹见景。印山天玺湖、熊瑾玎故居、麻姑井酒窖、天玺寺等原生景点不仅得到保留,印山村还在不破坏原生景色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景观,观景台等新的打卡点从蓝图落地现实。从印山村文旅驿站出发直接映入眼帘的便是天玺湖接天莲叶的碧绿清波。从山脚拾阶而上,民俗典故、各族家训印刻在步道两旁,错落有致,山顶的印山观景台更是将印山村的四至风景尽收眼底,极目远眺,蓝天白云间长沙城市天际线若隐若现……
风景留住了,屋场翻新了,游客络绎不绝,经济被盘活,老百姓的口袋也越来越富。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印山村累计吸引游客达40万人次,仅“印山红一号”游船的门票收入就达2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解决就业200余人。在五一黄金周假期,亲子乐园人气爆棚,全村十余家民宿三百多张床位,一床难求。说起村内旅游的红火,印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罗仕掏出手机,自豪的分享起村集体账户的进账情况:“我们集体账户上每一笔经营性收入入账实时有通知,看到入账的流水,我们更有干劲了”,他不无骄傲的介绍道:“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62万元,今年上半年光文旅方面经营性收入就有将近50万,全年预计突破200万元。”
从城区街镇的产业兴旺到广阔乡村的共同富裕,黄兴镇晟象智慧物流园与江背镇印山村的发展之路,仅仅是一面缩影。
近年来,长沙县各级党组织以两新党建为抓手,主动服务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引进博士人才的组团服务、锡福村的“院士经济”、星沙街道望圣桥社区邻里之间架起的“五心桥”……长沙县将党建融入各项工作,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的党建品牌正在激发全县发展的新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