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百村扶智乡村振兴 :让长丰草莓插上科技“翅膀”
人民网合肥11月20日电(陶伟)“江老师好,可以加您的微信吗?”11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江彤刚走下讲台,还未坐定,一位草莓种植户就从会场后排一路小跑过来请求加微信。很快,江彤的身边便围了一群种植户。
这一幕发生于11月15日合肥市科技帮扶团长丰草莓产业技术提升培训会的现场。“病虫害防治是农户们最关心的问题。”江彤对现场种植户的热情并不意外。当天,他向到场的140多位长丰草莓种植户分享了草莓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一个小时的培训课上,学员们专心听讲,并频频举起手机拍下PPT课件的内容。
本次培训会由合肥市乡村振兴局、长丰县乡村振兴局、合肥市科技帮扶团主办,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及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长丰县草莓协会、长丰县草莓科技小院承办。为期三天的培训会上,来自长丰县的草莓种植大户、经营主体、科技帮扶村代表聆听了关于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大棚草莓土壤培肥、土传病处理技术、大棚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培训内容,并赶赴江苏省溧水、镇江等地实际参观考察当地的草莓种植。
“讲得太接地气了,培训内容也都是我们实际种植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位参加培训会的长丰草莓种植大户对培训表示了欢迎。“我们还需向长三角先发地区学习,提高长丰草莓的生态附加值。”长丰县罗塘乡邵桥村驻村干部仇保森在参观江苏镇江等地草莓种植基地后感慨。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丰举全县之力,通过引进示种、示范推广、规模形成、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五大发展阶段,做强、做优、做特长丰草莓产业。如今,长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
当传统种植搭上智慧农业的“快车”,草莓也有了“科技狠活”,通过数字赋能,让长丰草莓从“颗颗甜”走向了“科科甜”。
近年来,长丰县积极与中科院、农科院等省内外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研发中心15处。依托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开发了全国首个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构建长丰草莓“产业布局、病虫害识别、肥水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销售网络”的一张大图,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造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五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2022年,长丰县共种植草莓21万亩,年产量35万吨,产值达60多亿元。草莓种植户8.5万户,从业人员18.5万人,受益农民36万人。”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介绍,未来,长丰草莓种植将继续围绕技术提升、智能化种植、线上销售、全产业链突破等方面转型升级,助推长丰草莓从传统种植向高精农业发展。
科技帮扶不止于草莓种植产业。
事实上,围绕让农业搭上科技快车,合肥科技帮扶团一场更大的“扶智”行动,早已深入到长丰县的各个乡村与田间地头。
来自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刘祚军专家团,整合院内包括科技政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规划等专业的10余位专家,深入长丰县6个乡镇、20个帮扶村,针对帮扶村的产业特点和产业需求,提供全方位、链条式服务。
“今年,我们在长丰湿地调研29次,并多次前往水湖镇、罗塘乡、庄墓镇、义井镇等乡镇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另一组科技帮扶团负责人吴祥为介绍,帮扶团专家就美丽乡村建设、番茄、辣椒、水稻、山核桃等农业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同时,科技团陈丽娟专家团队还对接该县19个村和社区,开展产业调研,“一村一策”制定帮扶实施方案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