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摇篮”的传承与实践
日前,一场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思与行”的分享会在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以下简称“西安市一保”)进行。
西安市一保党支部书记、院长王淑君向来访的园长和老师介绍了保育院的园本课程——“摇篮课程”,从红色、传承、实践、成长的角度讲述“摇篮课程”的思与行。与会专家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同探讨新时代幼儿园课程的建设问题。
了解小红马的大转移
西安市一保的前身为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创建于1938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最早的幼儿园,被誉为“红色摇篮”。
西安市一保坚持红色育人从娃娃抓起,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摇篮课程”。“摇篮课程”以“中国心”“闪亮星”为育人目标,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和平,诚实、自尊、自信、勇敢、活泼的保育生。
“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小红马’回到1946年大转移的那段岁月。当战争来临,保育院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该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11月24日,西安市一保大八班正在上“摇篮课程”之“小红马的大转移”,刘希璐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回到”80多年前的延安,“体验”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1946年,因为紧张的战争形势,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对保育院进行大转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由老师背在身上,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躲进骡马背上的筐里,经绥德等地,东渡黄河到山西。直到1948年9月,老师和孩子们才回到延安李家洼。历时20个月的安全大转移,无一人掉队,无一人伤亡。
“小朋友们,老师想问问你们,大转移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刘希璐提问。
“地图上画红五星的地方,就是出发的地方——李家洼。最后,大家都回到了李家洼!”小朋友们说。
“当时小红马和小朋友都经过了哪些关卡?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
“有敌人追击!”“还有飞机轰炸!”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回答。
在课堂上,刘希璐带着孩子们以多种方式了解那段难忘的岁月。他们翻看老照片,读《小红马的转移日记》,为日记排序,画出当时的场景……
“‘小红马的大转移’是‘摇篮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尝试从幼儿视角出发,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大转移时发生的动人故事。孩子们在读日记的过程中,知道了转移路上发生的许多感人故事,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的了解。”刘希璐向记者介绍。
通过“主题+”解决难题
“摇篮课程”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形成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科学推进教育实施过程,以主题的形式建构幼儿每一阶段的生活经验。在一轮轮的实践中,“摇篮课程”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方面,清晰构建了“摇篮课程”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兢认为,幼儿园如何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上实现突破,是当今中国幼儿教育课程研究的难题。西安市一保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他们用“主题+”和“+主题”的方式解决难题。“主题+”是在既定主题中加入5大教育核心内容(志情、健康、劳动、学业、均衡),形成具有特色的主题课程;“+主题”则在既定主题外根据幼儿园特色、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设定活动内容。
周兢说:“西安市一保在一个个不同的主题中嵌入‘摇篮课程’的育人目标,开展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成儿童可持续学习的‘摇篮课程’概念,为课程研究带来一个很好的案例。”
“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园本课程要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要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王淑君说。
因地制宜因园制宜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关键。不同幼儿园客观存在地域、类型、层级等方面的差异,其课程建设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会各有差异。”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陕西省学前师范学院教授王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幼儿园在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因园制宜,做好园本课程建设的科学规划。”
王怡认为,学前教育阶段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不同地区的文化带给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不相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能按统一标准进行。幼儿园做好园本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对自身的“把脉诊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所的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化水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等进行持续化的课程改革与探索。园本课程的体系和框架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优化。
王怡建议,园本课程设计一定要以幼儿为原点出发,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寻找最佳落脚点,切勿偏离了儿童发展这条道路。
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有示范引领。从2018年起,陕西启动了全省学前教育课程示范基地建设,每年评出20个示范基地。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评选出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示范基地90个。这些示范基地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课程建设路径,辐射和带动全省各级各类幼儿园立足园所实际、践行游戏理念、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评价,推动了全省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郭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