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精准施策,让小店成长“烦恼”少一点
一家火锅店,靠食客K歌出名;一家理发店,只剪男士头;一家小食摊,汤圆里包蛋黄;一家小面馆,小面配咖啡……
连日来,本报策划推出“奔跑吧,小店”系列报道,解码重庆小店经济中“热辣滚烫”的部分代表,讲述它们别具一格的故事。
这组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重庆客户端的相关视频和文章,收获多个100万+流量,不少小店创业者致电本报,希望也讲一讲他们在开设和经营小店时的一些体会、感受,以及烦恼和辛酸。
小店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为城市运转提供动力,对于稳经济、吸纳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小店发展主要面临哪些“烦恼”?如何让小店成长“烦恼”少一点,城市烟火气浓一点?记者采访了部分小店店主、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小店经营“囧事”不少
个人创业势单力薄,缺少运转资金,是不少小店面临过的一件“囧事”。
黄鹏在酉阳县城经营一家建材小店。去年,因为资金短缺,小店一度陷入生死存亡危机。
“去年底,我有大量应收账款没收回来,资金没办法周转,压力特别大。”黄鹏说,店面是租的,店内的建材不能作为抵押物,想要融资比较困难。今年春节期间,他一直在为小店能否开下去犯愁。
与黄鹏缺资金不同,握有现钱的张秋燕,却为场地受限而忧愁。
张秋燕在渝中区解放碑的一幢老社区居民楼内开了一家火锅店。味道好、价格便宜,她的火锅店不仅吸引了周边社区的居民,其他地方的不少“好吃狗”也慕名而来。
然而,口碑越好、食客越多,张秋燕却越苦恼。
“火锅店是一楼住宅改的,只放得下8张桌子,几乎每天用餐高峰都排起长队,有些顾客嫌等得太久,就走掉了,既影响体验感,又影响收益。”张秋燕说。
虽然靠小面+咖啡,让小面馆有了一定名气,但老板吴鹏仍对成本管理不甚满意。
“我的小店开在解放碑人流最密集的地段,店面租金成本高是没办法的。但食材成本,在保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我认为还有一定空间。”吴鹏说。
以常见的食材肥肠为例,在不同地方进货,价格相差悬殊,“比如在渝中区大溪沟农贸市场拿货,价格在每斤25元左右,而在九龙坡太慈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拿货,价格是23元”。
23元/斤,几乎是吴鹏能拿到的最便宜的肥肠价格;但有的连锁面店,肥肠却能拿到15元/斤的低价。
原来,这些连锁面店进货量大,直接从屠宰场拿货,一般的小店进货量少,不可能拿到这样的低价。
对这些小店的“囧事”,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莫远明了解得不少。他说,重庆是个体工商户大市,小店数量多、分量重、作用大,是保主体、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为这些小店解决问题,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小店面临着营业成本增加、营业收入止步不前、周转资金短缺、缺少对应的政策扶持等困难,这些都直接影响小店经济的进一步成长壮大。
为小店解忧招式多
虽然,小店经营面临各式各样的“囧事”,但随着“小店经济”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解决方案”也纷纷出台。
今年春节后,黄鹏的建材小店峰回路转,解决了资金问题。
原来,前不久黄鹏从朋友那里得知重庆银行推出了“个体贷”业务,专门服务广大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普遍具有规模小、抵押物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及‘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因此,我市推动重庆征信公司(省级征信平台)建立了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银行基于信用评价体系开发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个体贷”产品。
在此背景下,今年初,重庆市“个体贷”业务在重庆银行落地。重庆银行根据黄鹏小店经营的实际情况,对其“精准画像”,批了其贷款,解了其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重庆银行“个体贷”产品推出以来,受到个体工商户欢迎,截至今年2月底,已发放贷款3000万元,支持个体工商户546户。
张秋燕最近也解了心头之忧。3月11日中午,记者在她经营的社区火锅店看到,店外的空地上已摆起七八张桌子。
“顾客排队等候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很多,店里的客流量、翻台率提高了近一倍。”张秋燕高兴地说。
原来,张秋燕在向有关部门咨询是否能外摆摊位后,得到了正确积极的引导——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她,根据我市《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符合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遵循“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原则,以规定区域、规定时间等方式,为菜农、果农设置临时占道销售点,允许门店经营者扩大外摆经营场所,适度拓展经营场地,并依法减免有关费用。
这些举措,向众多小店释放利好,激发了活力。同时,我市还引导创业者,如何降低开店成本。
去年7月举行的一场“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发布活动上,有创业者吐露了自己的网店计划,但苦于没找到租金合适的场所。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局局长郑晓钟进行了现场指导。他表示,很多创业者初期往往资金不充裕,如果要去租赁写字间或商业门面,成本肯定高,因此,相关部门为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在场所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
“每个区县都有微企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大家只需要在这些孵化园或众创空间租赁一个工位就可以完成营业执照的经营住所登记,成本大大低于租赁正规商业门面或写字间。”郑晓钟说,如果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经营,比如在淘宝、京东上有一个小店,营业执照上可直接使用在淘宝、京东的网址进行住所登记。
不仅如此,去年我市还推行“一网通办”、释放场地资源、包容审慎监管、推进“个转企”等多种招式,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为小店成长解决了不少“烦恼”,助推城市画出消费提振的上扬曲线。
对小店“照顾”更周全
不断出台帮扶政策,是为了让小店发展走得更稳。
然而小店点多面广,且每户的诉求都不一样,针对小店的帮扶政策如何才能“照顾”周全?
答案是“量体裁衣”。
“非常感谢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给我们颁发首批‘新兴类’个体工商户名牌,这给了我们个体户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今年2月初,在九龙坡区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仪式上,九龙坡区个乐皮具店店长黄柏青激动地说。
九龙坡区个乐皮具店是我市首批“新兴类”个体工商户之一,试点个体工商户分类“名特优新”,标志着我市向探索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迈出了第一步。
“由于个体工商户呈现数量巨大、点多面广、利益诉求多元化、发展水平差异化的特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千户千面’,因此制定帮扶政策要尽量避免‘撒胡椒面’的方式,而应采取个性化措施进行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才能真正有效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急难愁盼。”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我市正积极探索构建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等政策体系。前不久,《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出台,采取个性化措施进行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有效帮助更多个体工商户解决“急难愁盼”。
什么是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就是将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按照存续时间、经营状况、纳税情况等指标,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型,并择优分类,实施针对性扶持举措。
对处于初创阶段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场所等成本、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让他们更好地“活下来”。
对处于稳定经营阶段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畅通招工用工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引导参加社会保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其抵御风险、持续经营能力,让他们“走得稳”“行得远”。
对处于持续壮大阶段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支持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让他们“做得强”。
同时,有关部门还提出,对“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除了享受分型精准帮扶的各项扶持措施,还可获得针对性培育。
“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这项政策创新,对发展小店经济、增强消费活力有积极的意义。”莫远明认为。
莫远明还建议,对纳入帮扶试点的个体工商户,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可以结对帮扶,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在构建帮扶机制、树立先进经营理念、拓展市场等方面走深走实,让小店成长“烦恼”更少一点、城市烟火气更浓一点。(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陈钧 周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