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北科建北湖科技园:深耕新兴产业,用产业服务助力区域经济跃升

发布时间:2024-03-18 15:47:00来源: 人民网-吉林频道

  主持人:各位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人民会客厅,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分别是北科建北湖科技园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任靖、北科建北湖科技园招商服务部经理徐斌斌,欢迎二位。

  任靖: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徐斌斌:大家好!

  主持人: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两会中“新质生产力”“匠心”等热门词语成为了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首先请任书记给我们讲一讲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有哪些感受?

  任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非常振奋!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这正是北科建集团和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一直努力践行的。北科建集团以科技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为主业,以“赋能科技创新 助推城市发展 共创美好生活”为使命,2012年北科建集团响应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在京吉合作的背景下落子长春,建设运营了总建筑面积111万平米的北科建北湖科技园。

  主持人:那么根据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们园区有哪些战略规划?

  任靖:北科建北湖科技园矢志不渝地投身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深度培育,驱动区域经济实现高品质跃升。通过推行产业创新工程、构筑完备的产业生态环境、拓宽应用场景边界、大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融合发展等诸多举措,长春北湖科技园已逐渐塑造起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温床角色。

  主持人:在产业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任靖:产业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方面,北湖科技园通过设立特设基金、提供资金扶持等一系列组合拳,激励企业大幅提升研发投入,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主持人:好的,在园区整体布局方面,还想让徐经理跟我们聊一聊。

  徐斌斌:园区自有中科天使基金已向华顾新材料、亮中科技、迈克赛德、华信科瑞4家企业投资2100万元,目前4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园区为企业对接各类投融资服务企业数量20余家,对接金额1亿元,实现资金落地4326万元。

  主持人:那么我们园区是如何通过补链、强链来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的?

  任靖:在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方面,长春北湖科技园精心编织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与生态系统,以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园区提供包括技术支持、市场推广、人才培养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协助企业扫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此外,园区深化跨行业协作,促动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进步,共同打造互利共生、繁荣共享的产业生态格局。

  徐斌斌:打造吉林省北湖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的O2O模式,为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好的实验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先后引进并孵化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吉林省试点推广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的大背景下,园区率先作为,创新构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器 械注册申请人提供CRO+CDMO+CSO专业化、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园区将如何前瞻性布局应用场景?

  任靖:前瞻性布局应用场景方面,长春北湖科技园积极探寻并拓展新兴技术的广阔应用场景,通过举办各类创新挑战赛、应用大赛等活动,激发企业在实际应用领域积极探索。

  徐斌斌:北湖科技园八次承办国家级双创顶级赛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比赛;园区还着力搭建与用户的高效沟通桥梁,深入洞察市场需求,确保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通过承办京津冀知名浙商走进吉林暨“吉遇浙里”科创投资合作推进会等活动,与多行业深度融合,园区助力企业将高新技术与新产品成功植入实际场景,有力推进产业创新步伐。

  任靖: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崛起方面,长春北湖科技园紧跟国家战略导向,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政策牵引与资源整合的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园区不仅积极引入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更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步伐,为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徐斌斌:2014年9月开园运营以来,北科建北湖科技园引进落位各类科创型企业和机构750余家,包括上市企业及分子公司20余家,培育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8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域外项目占比30%。吸引创业、就业人才近6000人,累计创造知识产权4000余件,园区内完成技术交易总金额近3亿元。

  主持人:好的,感谢两位嘉宾做客人民会客厅。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