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人才之渴,这座苏北小城有“实招儿”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江苏邳州人郭杰,新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决定留在家乡发展。
郭杰,是成千上万邳州返乡创业就业青年中的一员。近年来,当地坚持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做好“产才城”融合这篇文章,进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2023年,邳州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6人、居苏北县区第一,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为徐州市唯一。
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引才、以壮大产业规模留才、以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乐才的共融画卷,正在这座苏北小城渐次展开。
牵牢产业发展“牛鼻子”
欠发达地区要后发快跑,人才是“刚需”也是关键。
邳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吴辉介绍,2023年,当地共举办人才集市、入企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6场,实现用工登记2.61万人;组织392家次企业,赴68所省内外高校开展校园引才活动,并首次将校园招聘活动覆盖中职学校,全年共招引大学生5491人。
24岁的郭杰,前年从苏州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工作。去年底,他趁着春节回乡参加了邳州市组织的春季招聘会,顺利被本地一家企业录用,现已成为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磁材事业部萃取分离工段的储备干部。
元宵节“人才夜市”就业意向登记324人,景区“人才大集”达成就业意向760人,乡镇“人才集市”达成就业意向1251人,入企观摩招引来邳大学生685人,“局长带岗”直播累计收到简历1762份……对开年以来的人才招引“成绩单”,吴辉如数家珍,随后他话锋一转,“招人为了产业,招人依靠产业。”
当前,邳州已打造出包括碳基新材料、绿色食品、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生态家居、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在内的产业集群,既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亦是人才工作的“主阵地”。
围绕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邳州一方面编制完成主导产业“人才地图”,积极对接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集聚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5个;另一方面以产业提升为导向,持续培养本土产业人才,其中仅半导体产业就达千余人,并举办“百名教授家乡行·千名学子看邳州”系列活动招引技能型人才。
“政府一直跟我们保持沟通,动态关注企业用人缺口。”永磁科技董事长助理郁章彬介绍,公司今年计划招聘50个技术类岗位,从年初到现在大大小小参加了十几场招聘,收到简历100多份,目前已经有一批人在试岗。
今年,邳州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工业开票过千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加离不开各层次人才的支撑。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宋永介绍,下一步,邳州将深入落实“彭城英才计划20条”,用好“才富邳州”创投基金,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力度,并依托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帮助2000余名产业工人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技术等次。
做好人才服务“大课题”
“人员都到岗了吗?”“企业员工招聘能否满足需求?”“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龙年春节后不久,邳州市委书记曹智带队走进当地高新区、经开区部分企业,调研复工复产情况,最先关心的就是企业员工返岗、人员招聘情况。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邳州深知人才的宝贵,千方百计引才、留才,做好人才服务,是全市上下重点发力的“大课题”。
早上七点,罗帅开车前往公司上班途中,顺便将女儿送到学校。“学校跟公司刚好在一个方向,很方便!”罗帅是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16年,他和团队成员带着半导体外延片技术的科研成果,从中科院来到这座苏北县城发展。
罗帅坦言,科技型企业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当地政府在得悉需求后,请来了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教授为企业员工做培训。“经过完整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培训,普通理工科生就有可能达到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专业科班的水平,给企业实实在在解决了人才培育问题。”罗帅说。
敢承诺、落得实,是罗帅对邳州人才环境最深刻的印象。他说,从公司发展、产品研发、团队招募到孩子入学、租房补贴、生活配套,政府给了方方面面的承诺并一一兑现,这让他们这些“外来者”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如今,邳州半导体产业已从单体企业到上下游联动集群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善。罗帅的公司也由原来的几人团队扩张到190多人,并且发展成国内少有的能量产全系列高速通信半导体激光和传感用激光外延片的企业。
盘点邳州对人才的各项支持政策,可谓事无巨细。对高端人才给予项目支持、购房补贴和薪酬补贴,构建“购房补贴+免租住房+人才社区”住房保障体系,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建立全要素支撑、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保障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此外,共青团邳州市委还与邳州经济开发区等在产业密度高的区域打造“青年之家”,园区青年可以在“青年之家”看书、喝咖啡、办公、创业交流、购物等。“我们结合‘青年之家’组织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打造让青年朋友想得起、记得住、靠得住的温暖之家。”邳州团市委副书记赵可如是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