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做大做强“蓝色板块”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人民网南通3月21日电 (记者王继亮)去年8月,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将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日前,记者从江苏省发改委了解到,按照《行动方案》,江苏不断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其中南通、连云港、盐城沿海三市正积极谋划布局海洋产业,做大做强“蓝色板块”。
据悉,当前,南通围绕打造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编制临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建设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深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海洋新能源等优势产业,转型提升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工程建筑、海洋旅游等支撑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服务等新兴产业。支持省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涉海科创平台建设。
连云港制定了年度海洋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清单,包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等10个产业共57个项目,其中29个项目将于2024年底前建设完成。
盐城市出台了《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重点培育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信息与技术服务业等潜力产业,做特沿海滩涂种养业,初步编排海洋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58项。
江苏滨江临海,全省海岸线长近千公里,沿海潮上带和潮间带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海洋资源禀赋条件良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其中,南通、连云港、盐城沿海三市陆域面积3.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3.5%。近年来,沿海三市按照各自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已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海洋旅游等三大产业为支柱,以南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盐城新能源、连云港港口物流为特色的差异化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2022年,沿海三市GDP总量22464亿元,占全省18.4%,海洋生产总值4772.5亿元,占全省52.8%。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江苏将初步培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大海洋产业、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20家涉海创新平台、30家海洋产业重点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4200亿元。到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在2022年基础上翻一番,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实现争先进位,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海洋经济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