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点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
本报讯(记者 张楠)为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起草《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从4月12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更多事项纳入集成服务,对纳入监管白名单的企业“无事不扰”。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维护安全稳定市场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标准”、推进京津冀市场监管服务改革协同和提高涉企服务质效等九方面共35条举措,涵盖准入、监管、执法、服务等各个领域。
例如,在升级准入服务方面,本市将开展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业务指导与规范指引,形成北京登记注册地方标准,扩展新兴行业领域经营主体公示特色经营事项。
为了让经营主体登记更自主更便捷,本市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结合自身需要依法进行章程、协议的个性化设计,经营主体办理章程备案时可自主申报股东名册、实缴出资等信息。
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方面,本市将建设企业变更“一件事”、优化企业注销“一件事”、拓展餐饮店开办“一件事”,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推动更多事项纳入集成服务,强化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完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政策解读等指引,进一步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实现集成办事“一网办理”“一站办理”更顺畅。
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将进一步提质增效。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将选取有条件的领域,探索基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政务咨询智能问答,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精准指引和个性服务。同时应用“好差评”机制,重点关注并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不顺畅、不便利等各类服务问题。
今年,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将再创新。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将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除被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
各部门将探索开展非现场监管,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分析、评估相关监管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实现非现场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此外,为了提高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便利度,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无需申请即可自动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为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本市将密切关注、及时回应科技创新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反映的突出收费问题,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公用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大监督检查的广度和深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同时,开展天然气管网、供水等自然垄断环节及延伸竞争性环节价格收费检查,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和违规乱收费行为,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
在京津冀三地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方面,本市将推进京津冀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一致、流程统一,新增京津冀更多区(市)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