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课程思政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点
【专家视角】
作者:冯仕猛(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师)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近年来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也是给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课程讲授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课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把党的思想、理念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实现起来是有抓手的,而对于理工科尤其是理科而言,普遍的感觉是教的是一堆原理、公式和计算,课程思政如何实现呢?
讲透专业知识,既有深度也有宽度
专业知识既要有深度还要有宽度,这是讲好课程思政的根本前提。老师首先要博览群书,敬畏自己的专业,真正弄明白书中之机、书中之理、书中之道,确保对书中核心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通过一定的加工和重构,变成自己的见识。与学生的沟通中,传道解惑,道理清晰,逻辑严谨,一言一行都能体现自己的真知灼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理论的魅力、思想的魅力、逻辑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等,真正做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如此,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比如物理课程,重点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布置什么样的习题,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拓展什么内容、拓展到什么地方,学生应该有什么反应,内心能有基本的把握。课程教学中,把物理概念解析清楚,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空间模型,让学生能真正明白物质运动的道理,逻辑上给出严密理论推导和经典结论的来历,然后才是经典问题案例分析和在其他学科的发展应用等。学生听了后,大脑中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明白了许多道理。学生对专业听得明白,对专业就会产生兴趣,然后拓展一些思政元素,学生是很欢迎的。
如果教师在课程中都是给出结论性的表达式以及一些典型的应试型例题,很少涉及具体的详细推导过程以及详细的物理解析,学生学完仍然难以有效掌握和理解其内在的物理意义。还有照本宣科,讲授时仅仅传授点皮毛,花架子很足,让人眼花缭乱,但都是蜻蜓点水,不接触核心,像作一幅初级中国山水画,在知识核心的地方留下一片空白,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学生听时云里雾里,月朦胧、鸟朦胧。此时再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即便老师口若悬河大谈理想谈情怀,再美的辞藻,学生也会有逆反心理,认为老师不务正业。如果在课程教学中,直接介绍相关公式的应用,告诉学生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然后举出几个例题,讲解怎么套用该公式计算结果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把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告诉学生,学生学过这方面的内容,如同走马观花,仅仅到此一游,根本没有弄明白知识的内在魅力。考完试后,绝大多数的学生大脑中就剩一个概念。在此模式上拓展思政元素,大谈情怀,基本上没有思政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历史观和唯物观
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就是讲中国故事,传播红色基因,需要有历史高度。这些故事的引入,要有大的历史观和唯物观,要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世界的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中华民族奋斗史上发生的故事、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浴血奋斗的故事。坚持好这个底线,就能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就能震撼人心,鼓舞学生积极向上。比如,基础物理中讲到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时,一般都会拓展到我们国家20世纪60年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一项非常好的思政元素,怎么引入、怎么介绍,这牵涉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如果把核武器研制过程讲得如百度出来的结果,就起不到很好的思政效果。如果把这件事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和世界发展的大变局中去诠释,适度讲一下我们国家20世纪60年代所在的国际环境,讲讲当时党中央决策的艰难、决策的深谋远虑以及这一决策对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影响,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国家为何发展核武器。国家现在发展怎么样、将来发展怎么样决定于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思维、大格局、大战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眼前,没有诗和远方,这个国家和民族注定是走不了多远的。我们当时只能生产面粉和火柴,还处在四面封锁、工业技术极端落后的条件,但即便如此,党中央仍然高瞻远瞩、布局“两弹一星”伟大历史工程。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什么能听从党的召唤身先士卒、以身许国,全国人民为什么能众志成城,靠不充足的窝头和野菜,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片荒芜的沙漠中造出了原子弹、氢弹,这里面的许多道理,是需要我们当代以及后代谨记和认真总结的。这些思政元素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多点浪漫的想象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程思政中,老师需要文化厚度。
我们古代先贤有对万事万物的思考,也有对日月的追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寒秋时节,老子遥望苍穹,思道:时有四季、月有亏盈、日有远近、天有长短,其源何物?唯道乃天地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惟兮惚兮,却浑然一体,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同时也是宇宙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和自然法则。唐代李白以天地为家,想象无边,他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就蕴含着时随物变的道理;宋代苏轼远离庙堂,涉江湖之远,看山看水看人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名暗喻了宇宙之机、时空之妙,是对时空观的最早启蒙。到了南宋,朱熹独坐青石,天街夜色,满是星月:“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也许“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还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我们先人对宇宙的想象,都是非常好的课程思政内容。
将优秀的中华文化有机融入理科教学中,使课程思政锦上添花,这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非常有帮助。努力运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通俗化语言讲好基础课程,让理论接地气,把基本原理讲成生动道理,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
课程思政有其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导向性,目标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思政元素都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内在的精神把它们融会在一起,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因此,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国史、党史和革命史知识,强化对党的真感情、真信仰。闲暇时读读抗战史、解放史、抗美援朝史等,多到革命老区、革命圣地、先烈和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接受精神洗礼,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教学过程中所言所行体现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经得起学生的考问和时间的检验。与学生沟通时,心中有信仰之源,眼中有信仰之光,声中有信仰之情,说出的话就有力量,能直达人的心扉,走进学生心中,与学生产生共鸣并能让学生激情燃烧,就能达到很好的思政效果。
对学生的感情要真,心中有温度,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有可能建立双方信任的桥梁。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对知识的接受,也需要以一定的情感沟通为基础的。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对学生有真感情,是学生接受课程思政重要基础。教师所具有的真挚情感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做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条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