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0.96平方米不能就近入学”,入学资格与房屋大小挂钩该休矣
作者:朱昌俊
近日,浙江温州一则“居住几十年的房子面积差0.96平方米,孩子不能就近上初中”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回复称,用于初中入学的房屋产权建筑面积需在20平方米以上(住宅性质),据市民所述实际情况,该房产不符合入学要求。不少网民质疑,将入学权益与房产面积挂钩的做法,是否有违教育公平。事实上,将入学权益与房产面积挂钩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深圳、菏泽等城市,也曾出现过相关新闻。
将入学资格与房产面积挂钩的做法,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并且也一直伴随着争议。这一次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主要是“差0.96平方米就不能就近入学”的细节,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规定本身的不合理性。就像当事人的所指出的:“本人及弟弟也曾就读这所中学,现因面积少了0.96平方米,我儿子就不能就读这所中学,是否不太合理?”
一些地方之所以这么做,确实也有“苦衷”。比如,据说温州曾大范围存在炒作小面积学区房的问题,甚至一度出现8.6平方米的学区房售价超百万的新闻。那么,教育部门规定房屋产权面积在20平米以上才能入学,就抑制了20平米以下的“学区房”的炒作空间,这似乎是在为“学区房”降温。但现实未必如此,因为可炒作的房子更少了,可能导致竞争更激烈了,这只是说提升了炒作的门槛,而并没有实质性解决学区房被炒作的问题。所以,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否成立,其实是可疑的。至于在法律层面,则明显是于法无据,也与教育公平理念存在冲突。
事实上,为了解决学区房炒作问题,这些年上上下下都在进行探索。如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就提到,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所谓学校划片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学校入学资格与小区完全对应,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分配,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一些房屋上所附着的学区价值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社会的炒作动机。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更务实的做法。但是,学区房在根本上说是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充分、区域分配失衡的产物。因此,要化解社会的学区房焦虑,还是要多在教育资源的供应上想办法。
其实,将入学资格与房屋面积相捆绑的做法,基本上是参照了此前一些地方的落户政策,也即购买多少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就能够落户。但现在,多数城市的落户都接近于“零门槛”了,还继续将入学资格与房屋面积挂钩,则更显荒唐,是该改进了。如去年9月,山东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要求“学区房套内面积要大于60平方米才可以入学”,一经公布立即被舆论质疑,相关政策也因此被取消。
当然,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然将长期存在。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缩小这种矛盾,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回避它。这首先就要从改变一些存在争议的惯性做法入手,真正去找到对的解决方式,做对的事。(朱昌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