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为故宫学成一家言

发布时间:2022-05-12 14:35:0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故宫,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2022年2月,《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以下简称《太和充满》)正式出版。

  “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思想可以凝练至一句话,然而,要准确阐释却绝非易事。

  故宫及其文物之所以是典型而独特的,主要是因为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的丰富度和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太和充满》从紫禁城的营建技艺、规划思想和建筑意象,阐述了故宫及其建筑的集大成性——自《石渠宝笈》《西清古鉴》《四库全书》的著录编纂,述及养心殿“三希帖”和静怡轩“四美具”的聚散存藏,展现了中国宫廷收藏的文化传承意义;由故宫博物院开院,忆及故宫文物南迁历程,梳理两岸故宫藏品的源流,探讨百年中国学术文化的曲折发展。《太和充满》既有宏大叙事的铺陈,又有微观细节的表达,向读者呈现了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六百年紫禁城的盛衰荣辱,百年故宫博物院的沧桑变化。

  “两岸故宫同根同源”,历史血脉无法割断。作为两岸文化交往的推动者,郑欣淼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两岸故宫历史充满温情与敬意。他回忆易培基,着眼“完整故宫保管计划”的高瞻远瞩,反思探索故宫遗产完整保护的实践之道;纪念马衡,叙述故宫文物南迁的颠沛流离,传承弘扬视文物为生命的典守精神;缅怀吴仲超,回顾古建修缮、陈列展览和文物修复的科学规划,检视展望故宫博物院多元立体的发展格局;与李敖畅谈,摒弃偏见,增进共识,促成乾隆御跋之回归;与秦孝仪唱和,跨海相会,惺惺相惜,共叙两岸故宫之情谊;与饶宗颐交往,鸿雁传书,赠言勉励,探讨故宫学术之要义……殷殷之情,见证穿越时空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

  “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世界”,看似学术理想的感性表达,实则关乎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故宫、故宫文物和故宫博物院具有世界文化价值与意义。20世纪上半叶,秉持“为学术公开张本”的初衷,故宫博物院积极吸纳外国专家学者参与业务发展。俄国人钢和泰潜心梵文研究,受聘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进入宝相楼拍摄700余幅佛像,奠定佛教图像学经典《两种喇嘛教神系》之基础。英国人大维德醉心中国瓷器,捐款修缮景阳宫陈列室,发起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使西方人士得见中国艺术之大美。

  进入21世纪,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架构起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倡导故宫学,在传统文化体系内探索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举办太和论坛,开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新征程,推动跨文化沟通互鉴。饶宗颐曾以草书联“于文献丛开新格局,为故宫学成一家言”寄赠郑欣淼,实为对他工作的最好总结。

  一直以来,郑欣淼以治学者的眼光梳理研读尘封的史料,让历史之光照亮现实;用管理者的行动切实推进文化交流,架构起跨越时空的桥梁;他凭亲历者的体会,讲述故宫物、故宫事、故宫人,使故宫精神代代延续。落实在书中,就构成了《太和充满》最大的特点——于文献考释中见思想,于事实陈述里见精神,于娓娓道来处见情感。徐婉玲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