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立足实际 发展县城产业莫贪大求全
原标题:发展县城产业莫贪大求全
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这些重要表述,对加快我国县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三成,其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支出占比较高。县城之间差别很大,少数县的经济体量“富可敌市”,而不少县却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度日。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许多县城产业不旺、机会不多密切相关,影响了人们选择留在县城和县域的概率。对于中西部不少农村地区而言,进城和务工的首选并非近在眼前的县城,而是山遥水远的大城市。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县城在投资、消费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不过,这也意味着县城建设是今后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领域。《意见》强调要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并对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培育文化旅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谓导向鲜明。
发展县城产业,应立足实际,防止贪大求全、邯郸学步,从而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一是避免盲目求新、缺乏特色。一些地方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喜欢“赶时髦”,却常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只有立足自身、明确方向,才可能打造过硬的产业。比如,有的地区适合种植山地苹果,管护得好的果园每亩每年可产生上万元收益,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对这些地方而言,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好原有产业提升,并在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补齐短板。
二是避免盲目求快、包揽包办。一些县城“空心化”严重,原有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地方甚至曾经被调侃为“轻工业是编背篼,重工业是打锄头”。若急于求成,在不了解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营理念的情况下盲目建设,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消耗资源难以引来金凤凰,还可能留下一堆债务。要树立产业链条思维,用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搞好基础设施和发展服务,做到稳扎稳打、稳中有进。
三是避免盲目求大、加剧“城市病”。目前一些县城存在拥堵方面的问题,环境不佳,“城市病”现象有所凸显。应下足绣花功夫,促进内涵式增长,提升质量,而非单纯依靠数量。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注意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生产生活的需求。(杨开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