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计划”以何“强”师
作者:曲正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从总体要求、具体措施、实施保障等多方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出了明确方向和具体实施规划。“强师计划”的提出,既体现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延续性和整体性,也凸显出高质量发展赋予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性和紧迫性,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有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目前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基本满足需要。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能否实现从“多”到“强”的转变,对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至关重要。
一是要把握“强”师建设的两条主线。建设基础教育的强师队伍,不仅包括群体意义上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也包括个体意义上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补充。首先,要瞄准基于教师个体专业的全面发展。在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引导教师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在教师师德师风养成方面,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在教师资格认定、招聘、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工作中,全方位全过程推动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和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其次,要健全基于教师群体队伍建设的制度举措。通过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继续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等方式,不断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组合拳。
二是要健全完善“强”师的培养体系。基础教育强师队伍建设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培养体系作为支撑。要在培养主体建设、主体协同发展以及职前职后一体化等方面精准施策,着力在健全完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体系上下功夫。首先,要发挥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的工作母机作用。一是在“点”上聚焦发力,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加强一流师范大学群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增强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和示范性;二是在“面”上协同发展,通过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组团帮扶薄弱师范院校,促进师范教育的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其次,要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打破各培养主体之间的利益壁垒和职责孤岛,既职责分工明确又相互链接促进,形成培养合力。最后,要推进教师职前和职后一体化培养。在职前培养阶段,改革师范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并通过整合现有项目资源增加基础教育教师存量和增量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供给侧的质量和层次。在职后培训阶段,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是要聚焦“强”师的弱项短板。基础教育强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和共享发展。要让真正乐教爱教的有志青年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首先,要实施订单培养教师。在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基础上落实好“优师计划”,每年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其次,要实行积极补偿政策。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继续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对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实行特殊支持,中高级岗位总量控制、比例单列,进一步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让教育事业激励教师,让教师成就教育事业。最后,要实现精准专业支持。构建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和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作室五级一体化、分工合作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保障对于乡村教师专业支持的精准有效。
四是要夯实“强”师的有力保障。基础教育强师队伍建设需要夯实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工作协调制度,尤其是发挥地方党委的领导作用,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机制。同时,强化计划实施过程的检查督导,将强师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其次,要健全制度体系。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构建制度要素完整、环节相连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最后,要实现技术支撑。通过建设师范生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和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信息精确瞄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升管理服务的支撑功能。同时,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YJA880066]成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