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韩相互间更高水平开放
9月16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韩经贸关系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专家就中韩建交3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合作的广阔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韩文化交流年’。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是中韩建交30年来最重要、最亮丽,也是最实实在在的成绩。中韩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表示,中韩两国坚持相互尊重,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
过去3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实现跨越式增长,多项数据屡创历史新高。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是1992年建交当年的72倍;中国已连续18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据韩方统计,韩中直接、间接相互投资累计达到2500亿美元,2021年韩国对华出口占其整体出口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韩经贸合作仍保持强劲势头。与会专家表示,2022年中韩贸易额有望接近甚至超过4000亿美元,届时韩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国。
“如今,中韩经贸关系已经到了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蕴岭表示,中韩经济合作关系从过去的垂直型分工逐渐转变为水平型分工,虽然双方的互补性在降低,但合作深度在拓展,潜力也更大了。在大国战略竞争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威胁着国家安全,中韩两国应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深化双方企业间的战略互信,推动中韩两国间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开放,使中韩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制约未来中韩经贸合作的瓶颈问题正在不断显现,双方面临着贸易结构过度依赖半导体行业、产业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等问题。最终的出路要看中韩两国能否突破传统合作模式思维的束缚,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经贸合作新增长极。”邱国洪表示,未来中韩两国应加强在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尤其是要积极鼓励推动两国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合作,盘活两国的优质中小企业资源,为深化中韩经贸合作增添新的活力,不断释放新动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认为,“双碳”目标的引领给中韩两国带来诸多新机遇,双方可以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合作的新模式。中韩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相似,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均以化石能源为主,2021年两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的占比均在85%左右。双方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绿色能源合作等方面强强联合,携手共进。比如在氢能利用方面,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当前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中韩两国也都公布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双方可以加强政策交流对话,发挥各自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推动技术和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力争在氢能布局领域实现合作共赢,为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中韩加强合作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未来应进一步构建“挂钩不脱钩、合作不对抗、开放不封闭”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中韩两国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尖端材料、生物制药、智能物流、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未来双方的经贸合作应注重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推动开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合作,推动以新一代IT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携手推动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区域合作不断前行。(孙亚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