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启迪一线教师的好书——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
作者:陈维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有人说,一生破万卷,而使平生明道者,数卷而已;一生览万象,而令平生顿悟者,数象而已。中学教书30余年,对现代文学名篇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大学阶段和教师用书层面,封闭于教参久矣,思维钝化,近期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有明道、顿悟之感,以及“重新发现”和打通自我的喜悦。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系温儒敏先生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讲稿节录,共30讲,选现代著名作家26位,涉及代表性作品40多篇(部)。本书侧重对现代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艺术分析,示范多种解读作品的方法,引导读者阅读鉴赏经典。
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大中文系主任,作为北大知名教授、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先生做学问,不是高头讲章,没有书斋气,而是守正创新,服务于师生,进而弘扬学术。该书保留课堂现场感,新见迭出,有趣有料,雅俗共赏,好像在和研究者、大学生、中小学师生交流,这明显不同于一般学者的书斋研究。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阅读该书,有助于语文教师克服思考弱化、思维固化、情感钝化、教学程式化的惯性和惰性。
作品解读:共识基础上的洞见和创见
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两个极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照本宣科,或追求新意、语出惊人的过度阐释。温先生讲现代文学名篇,注重那些沉淀下来的、学界有共识的文学史知识和作品评价,在此基础上立足名篇本身,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共识,基于数十年现代文学研究的沉淀和精华,能修正一线教师的理解偏差。共识基础上的洞见和创见,中正精警,为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窗,令人茅塞顿开。如读出《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背影》是写“爱”与“被爱”的隔膜,《荷塘月色》要把握“独处”之美,读郭沫若《女神》要理解特定时代的审美形式,关注《子夜》被政治化遮蔽了的丰富性,综合理解《白毛女》传奇性、政治性和民间伦理等复杂性等等。
再来看《红烛》《死水》的讲解。温先生指出,当前有些教师把《红烛》的思想意义归为“奉献祖国,甘愿为国牺牲的精神”,表现了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烧破世人的梦”就是唤起民众的觉悟等,这是我们常见的发掘思想意义的解读方式。结合对闻一多的研究,他指出,这是一首唯美的诗,兼顾了“言情”与“传道”。欣赏《红烛》这样多面性的诗,不宜做“思想意义”限定性的理解。先切中当下惯性解读或无意识误读的弊病,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理念和文学追求出发,以文学史视野观照,入情入理分析,娓娓道来,令人信服。
书中对“两极阅读现象”的探讨,对郭沫若、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品的中肯评析,其中丰富的洞见和创见源于温先生现代文学研究大家的深厚学养,更源于作为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的赤子情怀和一以贯之的“守正出新”理念。袁行霈先生认为,做学问讲究气象。“学问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读此书,深有感焉。温先生带我们触摸乃至走进精神高地,享受到高峰体验。我相信,看似孤立的30讲,温先生一定是从文学史的高度来精心选择的。分析、赏读中内隐一条文学史线索,一颗颗珍珠被无形的彩线串起来了。读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名篇的赏析,还有视野的开阔、境界的提升。
鉴赏方法:由“一个”到“一类”
对学生而言,读一篇(部)作品,仅仅深入理解、研究到位是不够的,要“得鱼”,还要得“筌”、提升“筌”。温先生注重由“一个”到“一类”的鉴赏方法,针对读者常用既定理论去“套”具体作品,把经典作品作为演示自己理论的材料支架这一普遍现象,他强调,文学经典都是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感受的结晶,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最要紧的还是从作品自身出发,从“最能引起特别的感受和思考”的部分,也就是“最有创意”的那部分出发,充分尊重自己原初的文学感受。进入阅读后,会逐渐生成适合阅读这部作品的策略和姿态,决定如何去读。书中有“探究式阅读法”“三步阅读法”“剥竹笋读法”等具体详尽的示范。
近二十年来,温先生一直深入中小学课堂听课、调研,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比较清楚。本书讲现代文学名篇,有意改变中小学固化的鉴赏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并结合具体作品给出了策略和示例。这些方法是渗透、融合在名篇的鉴赏之中的。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是结合具体作品的春风化雨。不知不觉,随着温先生的指引,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思维习惯在变化,阅读方法在优化,文学素养在提升。创见带来的顿悟、方法带来的触动、文本带来的陶冶,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生长”的喜悦。
这些阅读鉴赏方法渗透于作品鉴赏之中,或由作品生发出来。每一讲各有侧重,纵观全书,又构成一个全面、具体的方法体系。温先生拥有全学段思维,且有意把中小学师生作为一部分“拟想读者”,使他能更好地结合中学文学阅读现状,立足文学作品阅读应然之法来谈,故而读者能有多方面的启发。
教学指导:春风化雨式的陪伴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需要转型。统编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占比较大,一线语文教师有很多困惑。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和解决任务,如何设计语文活动,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或许,本书在解读鉴赏作品、渗透方法性知识的同时,或直接或间接地在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温老反复告诫读者对文学作品不宜做的“限定性”的理解,要充分尊重自己原初的感受。上述相关解读、鉴赏方法,老师们都可以借鉴、迁移,为我所用,也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
书中大量的内容可以直接用来设置情境任务或设计专题、群文阅读教学。比如,我们可以基于郭沫若《女神》受到惠特曼《草叶集》影响,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自己之歌》连读,发现“郭沫若和惠特曼诗歌几乎是同一频道的,都有恣肆的想象、奔放的节奏,以及那一泻千里、令人震撼的气势”。
以下是书中提出来探讨的问题,我们几乎可以直接“拿来”创设情境任务(学科认知情境),推动文本学习走向深入。
《狂人日记》这篇白话小说,为什么正文是白话文,“小序”却用文言呢?
《阿Q正传》中,阿Q为什么特别讨厌却又惧怕假洋鬼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会“立在地球边上”?教材为什么不选《女神》中优美别致的诗篇?
《背影》这篇散文,作者为什么没有采用通常喜欢的那种渲染、抒情的优美语言,而是一洗铅华,回归朴素,干净细腻?
歌剧在中国属于“小众”艺术,《白毛女》为什么能成为歌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专业而不深奥,学术而不晦涩。书中的鉴赏,没有列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不靠显性的逻辑分析让人折服,而是如话家常,深入浅出,在娓娓道来中带读者去体悟、去思考、去品鉴,自然而然地走进名篇,获得鉴赏的方法和教学启示。但综观30讲内容,全书自有体系,站位于文学史的高度、读者文学素养发展的视角、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烛照每一篇(部),前后勾连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读者享受到的是现代文学大餐,也是眼界、思维和学术方法的提升。
书中教学的指导涵盖多面,每一条都切中肯綮,或许能优化我们的教学,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这部书不仅是教学征途的“加油站”,更是现代文学研读的“进修所”。这是一部形塑我们思维的好书,一部指导现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的好书,一部启迪一线教师教好现代文学作品的好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