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三月马拉松赛事迎来“井喷”——多地多参与 多样多精彩

发布时间:2023-03-28 10:0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阔别已久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在今年春天密集归来,全国30余万路跑者,在26个城市开始了“用脚步丈量城市”的马拉松参赛之旅:从芜湖、昆明、桂林、荆州、成都、南京,到上海、常州、永川、齐河、遵义……仅浙江一省,就有杭州钱塘女子马拉松、玉环马拉松、白水洋桃花源马拉松、江丽水马拉松、绍兴上虞曹娥江马拉松、杭州临安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同时进行。

  各地掀起马拉松热

  3月26日早7点30分,苏州工业园区,随着一声发令枪响,2万多名选手在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率领下,从金鸡湖大道出发,陆续通过起跑点,拉开了苏州马拉松的序幕。

  同一天在成都,以“双遗”为主题的马拉松赛将起跑点设在都江堰凤凰体育场,3万名跑者畅跑于串联了三大“世界遗产”的赛道,途经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组委会坚持“不抽签、不设成绩门槛”原则,设置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5公里)三大比赛项目。

  在福鼎市,女排奥运冠军林莉、蹦床世界冠军黄珊汕、举重世界冠军张杰,与2000多名跑友一起出发,沿着以白茶命名的集景观、休闲、市政、交通为一体的滨海观光大道——白茶大道,开始了马拉松征程。

  在昆明,上万名跑者迎着三月的朝阳、和煦的春风,从滇池之畔出发,参加上合昆明马拉松,他们参加的是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上合跑、上合亲子跑四个组别的比赛。

  全民路跑的热潮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出现:2月26日,珠海横琴马拉松、成都东安湖半程马拉松、京山绿林山山地马拉松、重庆铜梁龙马拉松、广德笄山越野赛、浙江马拉松纪录挑战赛、建德乡村马拉松7场路跑赛事同时举办,为即将到来的马拉松大潮预热。

  在这些马拉松赛道上,既能看到专业的长跑运动员,也能看到刚刚接触路跑运动的新人;有头发斑白的长者,也有跟着父母一起参赛的儿童。全马、半马、欢乐跑等不同距离、不同形式的赛道,让更多人跑起来、跑得畅快。

  马拉松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跑步是中国成年人参与度最高的运动之一,参与比例达19.8%。

  据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介绍,自1981年首次在北京举办马拉松比赛以来,中国路跑运动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97年之前为第一阶段,那时中国路跑基本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参与度低,每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不超过10场。从1998年至2013年为改革期,比赛关门时间延长,赛事逐步向大众开放,全国赛事数量增长到近40场。从2018年开始,我国马拉松赛事进入“井喷”阶段,那一年全国性比赛超过1000场,2019年全国举办800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更是达到了1828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9场,马拉松参赛人次达330万,半程马拉松参赛人次达233万。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中,至少有300个城市举办过马拉松赛事。

  为了激发大众健身,中国田径协会还颁布了大众选手等级评定实施办法。项目包括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每个项目分为精英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级,年龄涵盖9个组别。

  马拉松已经成为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一场场马拉松赛事,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全马,还经常会有越野跑、健康跑、情侣跑、家庭跑等更加贴近大众运动需求的项目。

  我国竞技马拉松水平日渐提高

  伴随着赛事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质量也越来越得到国际田联的认可。目前,已有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厦门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兰州国际马拉松、广州马拉松、衡水湖马拉松、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太原马拉松、深圳马拉松11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是世界各国赛事标准的风向标。对办赛城市而言,进入国际田联标牌赛事体系,是对马拉松赛事标准、水平、国际化的认可。

  与此同时,我国竞技马拉松的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在今年3月19日进行的无锡马拉松赛上,中国选手何杰和杨绍辉分别以2小时7分30秒和2小时7分49秒,双双打破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并达标巴黎奥运会。

  另外,在2022年12月举行的2022厦门环东半程马拉松赛上,彭建华和董国建双双打破中国男子半程马拉松纪录,加上东京奥运会中国男女马拉松满额参赛,说明中国马拉松竞技实力在提升。

  根据《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2023年我国上半年已备案的路跑赛事达133场(含全马赛事61场)。可以预见,以马拉松赛事为龙头的我国群众性路跑运动将迎来更广阔的未来。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