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以诗为媒 产业兴旺

发布时间:2023-07-11 09:24: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安徽肥东县桥头集镇用诗歌赋能乡村振兴——

  以诗为媒 产业兴旺

  诗歌让一座小镇嬗变。2016年,位于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一段绿树掩映中的闲置铁道,因几张照片意外走红,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爱情隧道。8年来,当地以诗意初心深耕乡土大地,连续举办“520爱情隧道诗会”,把爱情隧道打造为文旅IP,撬动产业融合升级,富民润心。

  矿山小镇变诗歌小镇

  “我想上台为大家念一首我写的诗。”6年前,在爱情隧道诗会上,82岁的韦邦圣老人登台,从自己崭新的中山装口袋中拿出写好的情诗,现场用方言朗诵,场下很多观众热泪盈眶。

  现场组织诗会的安徽乾景文旅公司总经理方正回忆说:“诗人未到,百姓先吟,你能感受到诗歌给小镇百姓带来的精气神。”

  但此时的桥头集镇正处于矿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工矿企业逐步关停,镇里急需新的产业支撑。”桥头集镇党委副书记应豪告诉记者,产业更新,成为政府和全镇百姓当时的头等大事。

  爱情隧道的“出圈”,让当地政府看到了发展文旅产业的机遇,以诗歌文化赋能,举办诗歌大会,同时邀请专业机构,发掘打造“爱情驿站”,提升爱情主题景区内涵,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开了一条新路。

  铁轨静卧,绿荫掩映,光影闪动,深情吟哦。今年85岁的康海滨老人喜欢沿着铁轨散步轻吟:“自从有了诗歌活动,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年轻人也回来了,孙女计划回乡工作,还带上自己的同学。”今年5月20日,爱情隧道诗会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游客约140人参加,漫游桥头集,共享爱与诗的盛宴。

  如今,数百首围绕爱情隧道的诗歌结集出版,《中国诗歌小镇》定期印发,“爱情隧道华文诗歌奖”备受关注……2020年,桥头集镇被授予“中国诗歌小镇”称号。

  一二三产实现有机融合

  爱情隧道诗会成为当地文化符号,更让当地百姓有了文化认同感,成为撬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支点。“这一文旅IP,让我们确定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看到发展绿色产业的希望。”应豪说。

  今年“五一”假期,临近爱情隧道的“蓝山湾木艺小镇”,2万多游客涌入。让人想不到的是,6年前的小镇还只能依靠果木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

  “爱情隧道火了之后,让我们看到文旅项目大有可为,倒逼企业自我转型。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以亲子游为定位进行项目投资拓展。”小镇运营总监关绍庭介绍,2017年以来,整个项目总投资3.6个亿,其中占地近8亩的蓝山湾木艺博物馆即将开业,实现文旅业态融合升级。

  如今,依托临近合肥市场客源优势,加上精准的文旅业态定位,让蓝山湾木艺小镇快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今年1月至5月,小镇营收超过1500万元,解决当地就业130多人。

  桥头集镇如今已实现产业巨变,文旅产业加现代农业成为主力,一二三产实现有机融合。当地探索电商兴农新模式,打造“山镇乡礼”农产品品牌,涌现出山镇好蜜、竹塘挂面、国光粉丝、竹塘瓜蒌子、绿壳鸡蛋等一批农特优产品。总投资16亿元的雾耕现代数字农业项目一期业已投产,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开园。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

  诗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2019年以来,桥头集镇文旅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8个业态项目相继开发建成,形成产业集聚。

  记者梳理发现,这8个业态有个共同特征,即全部民营企业主投。“乡村旅游项目本来盈利难度就大,民营资本的大胆,恰恰说明本地发展文旅产业的市场活力。”方正分析。

  桥头集镇政府坚持做好“有为”举措,制定规则,做好配套服务,争取政策扶持,让民营企业投得放心安心。近期,该镇印发乡村运营奖补办法,明确资金安排和奖补范围,大力支持乡村运营主体,开展业态招引培育。

  “五一”假期,哈比花园矿坑营地试营业,这里有霍比特小矮人咖啡屋,打造电影《指环王》中土世界场景,供人们游玩打卡拍照传播,在山林下草坪上品尝美味咖啡。

  “公司先期考察了800多个地点,这块地在评分体系中算是比较低的,但是最后我们还是选择桥头集镇。”来自北京的营地主理人刘龙敞开心扉,“有一个同频共振的政府给予支持,比任何硬件条件都重要。”目前,哈比花园矿坑1号营地一期已经投入300万元,按照规划未来要投入千万元以上。

  目前,桥头集镇中投资过亿元的欢乐森林乐园、花朝季鲜花小院、北冥有鱼锦张里野营地等项目都已经发挥出巨大的示范效应。“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促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市场主体积极性。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以产业活水变输血为造血。”相关业内专家总结道。目前,桥头集镇业态相互联动,发挥出集聚优势,数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镇总游客量达到14.2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700万元。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