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乡村博物馆如何“活态”

发布时间:2023-10-12 09:47: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简称“博专委”)与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首届北京艺术乡村博览会·乡村活态博物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以及村民代表、社区代表等200余人,就“乡村活态博物馆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与市场推广”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探讨乡村活态博物馆在乡村振兴及文化传承中的工作路径、事业担当及价值判断。

  论坛由博专委主任、中国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韦荣慧主持召开。她表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在此过程中乡村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此次论坛探讨博物馆在促进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文化传承与媒介作用,实现乡村文化在活态传承中得到保护和展示、利用。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说,可持续性是乡村活态博物馆能否成功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乡村博物馆建设应结合当地现实与经济条件,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他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兴起“博物馆热”,实际上,许多地区热的仅仅是某些大型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需要被关注,此次论坛及系列活动为提升乡村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影响力作出了表率。

  北京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刘超英说,乡村活态博物馆的“活态”,关键是让生活在乡村土地上的人通过传承保护文化获得幸福感,形成内生动力。“艺术乡村”不但是生活的艺术化表达,更是时代精气神的彰显。

  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首都博物馆原馆长韩永指出,活态化是每一个博物馆追求的目标,“活”起来是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羊儿岭乡村活态博物馆的“遇见山里红”展览,在博专委的指导和推动下,由村民投资20万元,由自家300平方米的小院改造而成。从这个案例来看,“活态”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产生了初步改变和影响。对此,羊儿岭村党支部书记李传涛说,活态博物馆建设增强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初见成效。

  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潘守永认为,学界应将“活态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加以区分,进一步明晰其定位和功能。“活态”体现了人与生态的互动,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民族学经典理论“经济文化类型”作为理论工具,以社区为视角,全面考察由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人文精神等多方面构成的乡村活态整体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强调,目前,我国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提振农村消费的作用被日益重视,在当前“旅游热”“康养热”的背景下,有利于拉动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地区消费,乡村活态博物馆是非常有潜力的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中央民族大学副编审、博专委常务副秘书长红梅提到,乡村活态博物馆是一个没有围墙、涵盖整个村落的开放博物馆,主要涉及集体记忆、公共文化空间、乡村居民3个重要元素,具有“活态”“以人为本”“体验思维”的特征。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品牌建设,创新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强化了乡村集体记忆,提升了村民的文化主体性,是结合文化与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增强村民文化自信的有效实践。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委员陈奕捷认为,乡村博物馆的“活态”在于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体现着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浸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不能把广阔的京郊大地落下,希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乡村活态博物馆能够成为“博物馆之城”的乡村表达。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利峰指出,乡村博物馆有利于乡村非遗技艺的活态呈现,是讲好乡村历史文化故事的关键所在,能让村民得以通过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直接受益。未来,乡村博物馆建设应关注人才培养、造血模式与区域文化的正确表达。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民提出,应深入思考如何让当地人成为乡村博物馆建设的主导力量。让村民树立文化自信,是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根本和基础,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包括文化表现形式、概念系统、意义体系、社会关系、群体情感的表达模式等。

  此次博览会同步推出“长城脚下我故乡”艺术乡村实践案例展,展示了北京平谷“山水镇罗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北京怀柔北沟长城国际艺术村、河北怀来羊儿岭长城故事汇、山西阳高守口长城艺术区、山西大同“千年花乡”长城驿、陕西榆林峪口国际艺术小镇等成功案例,从建设理念、工作路径、社会经济效益等不同层面体现“活态”的价值和追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也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本报记者 罗云川)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