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走出全民艺术普及的“破圈”之道

发布时间:2023-10-12 10:02: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化馆是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主要阵地和力量。然而,有限的资源力量和人民群众对艺术普及活动庞大且多元的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一直是文化馆面临的困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西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不断完善、创新全民艺术普及的内容、形式和机制,积极破解全民艺术普及所面临的阵地、体量等问题,促进和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为群众构建起“家门口”的全民美育课堂,走出全民艺术普及的“破圈”之道。

  打造“家门口”的美育课堂

  “以前,群艺馆的培训班都是白天,我们上班族根本没法参加。现在有了邕城市民艺术夜校,终于圆了我的‘艺术梦’。”近日,2023年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秋季期公益培训开课,市民莫女士正式成为唐人文化园分馆戏剧班的一名学员。

  邕城市民艺术夜校是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开展全民艺术公益性普及活动的新阵地。“过去,文化馆艺术普及呈现‘两头热,中间冷’态势,即少儿艺术教育火热、老年文艺辅导如火如荼,但中青年艺术培训鲜有人问津。”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赵岚说,邕城市民艺术夜校于2022年11月19日成立,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为上班族提供歌舞、乐器、戏剧、化妆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培训服务,吸引了众多中青年群体加入,也使群艺馆摆脱了“老老少少”“蹦蹦跳跳”的固有印象,以更具活力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扩大服务对象群体之外,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从提升服务的便利性出发,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美育课堂。“我们把社会力量引入公益培训阵地。例如与唐人文化园合作,将闲置的办公室改造成教室,让群众能够‘就近’入学。”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活动部主任廖斌说,将在其他地方推广这种合作模式,最终形成“一个中心、若干分点”的培训阵地体系。

  在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上,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充分整合社会力量,遴选市内10家有资质、有规模的社会培训机构,组建南宁市公益培训联盟,联合开展公益培训联盟服务。群艺馆督促联盟成员每年完成规定的公益培训任务,群艺馆则为联盟成员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以及学员展示的平台等。通过把社会力量引入公益培训阵地,增强师资力量,拓宽公益培训的范围。据统计,今年夏季暑期,公益培训联盟开办了少儿中国舞、街舞、声乐等23个项目126个班级,培训人员达1600人次,服务范围覆盖至南宁市七城区,使群众艺术馆公益培训服务人数比以往增加了3.5倍。

  艺术普及也要更新迭代

  当前,一些文化馆对公益培训课程缺少相应的考评监督机制,老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出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死板等问题。“老师教得好不好?学员在培训中能否学到‘干货’?课程内容和形式是否受群众所喜爱……我们都不知道。”赵岚说,“单向输出”和“自嗨”的形式让公益培训变得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为了能直观检验群艺馆老师的培训效果,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创新公益培训班成果汇报形式,于9月1日首次推出公益培训班器乐公开课。课堂参考了学校公开课的方式,馆内中层以上领导以及同门类业务老师参与上课,在课后给予点评打分。公开课打破了以往群众艺术馆自己“出题”、自己“阅卷”的“自嗨”模式,既展示了培训班老师的艺术风采和行业形象,又督促、激励着他们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美育教育的长效有序发展。

  如果说公开课的形式迫使老师主动与时俱进、提升自我,那么“邕城百姓讲堂”则是充分迎合群众需求所打造的艺术普及品牌。

  “邕城百姓讲堂”自2020年开讲至今,已成功举办18期,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群体打造公益培训“进阶班”,“百姓点单、大师授课”是品牌特色。在活动前,南宁市群众艺术馆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老百姓的兴趣点,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聘请区内外艺术名师开展专题公益讲堂和艺术知识培训。

  通过不断探索全民艺术普及新课题,南宁市群众艺术馆还打造了针对偏远乡镇的驻村式“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服务活动、百姓与明星同台演唱的“百姓歌圩”等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品牌,搭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培训体系,推动首府南宁全民艺术普及向纵深发展。

  让艺术更好地融入生活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参与者,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如何让群众共建共享是艺术普及长期开展的重要一环。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探索中,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坚持让艺术融入生活,吸引广大群众主动走近艺术、走进群艺馆。

  9月1日至3日,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举行“邕抱·共享”群众文化生活周活动,通过多业态融合,打造邕城文化生活新场景。市民林夏下班途中被时尚的布景和有趣的体验项目所吸引,第一次走进了群艺馆。

  群众文化生活周通过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活力氛围的全新尝试,多维度体现“文化+生活”新方式。在场馆外的庭院区,创意市集呈现非遗手工、潮玩文创等多个艺术生活场景。游客可以从近30个摊位里收获新奇好玩的文创手作,品尝心仪可口的美食特产,聚焦体验非遗匠心……逛完市集,走进场馆内,可以与朋友相伴坐在中庭的演艺游戏区,跟随每个时段设置的不同现场演出和互动竞技一同律动、欢笑,尽情释放。在可同时容纳近600人的馆内剧场,近10部经典电影轮番放映,还有特邀名师参与的“邕城百姓讲堂”现场开班授课。一楼展厅中,“邕城印记”主题展以一件件封存已久的老物件、一张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记忆深处的老故事,把参展者带回到曾经邕城的难忘岁月。

  “我们把整个群艺馆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空间,让群众在里面可玩、可看、可听、可互动。”赵岚告诉记者,让生活艺术化,使艺术生活化。群众文化生活周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邕城百姓生活中植入文化新场景、新创意,推动文化品牌的更新迭代,使群艺馆成为提升市民生活体验感、幸福感的新载体。(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