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强降雪叠加,防灾减灾也要做“加法”
【阅读提示】东北降雪再发展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江南等地降雨连连
光明网评论员:据中国气象网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雨雪过程刚刚过去,新一轮较强降雪又在路上了。11月6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罕见强降雪,黑龙江佳木斯、双鸭山等多地出现特大暴雪,积雪深度普遍超过40厘米。7日,东北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弱,但8日,新一轮降雪天气又上线,黑龙江、吉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当地需谨防强降雪叠加可能引发的致灾风险。
积雪未消,新雪又将至。据气象专家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吉林中部和东部、黑龙江中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有暴雪,新增积雪深度2~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强降雪叠加,毫无疑问将给当地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在东北地区,降雪天气乃至强降雪天气,大家其实都不陌生。但相比往年,今年东北部分地区遭遇的这轮降雪天气,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不少地方今冬第一场雪就达到了大暴雪的量级。且首场降雪的时间也比往年略早。这或给相关应急防灾准备,乃至社会心理层面增加一些“不适”,并由此放大次生灾害的风险。而强降雪叠加,则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可能性。因此,在防灾减灾上,务必要有更多的“加法”。
此前,受强降雪影响,黑龙江、吉林、辽宁多地一度采取停课措施,多条高速公路停运,多趟列车停运。但随着强降雪天气的延续,相关应急防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因为它影响的可能不只是常规性的交通、取暖、电力供应等大和面上的问题,还可能放大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比如,典型如建筑安全。尤其是在已经发生了建筑坍塌事故后,绝不能低估这方面的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的必要性。
公开信息显示,一些地方已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保公共安全,做好建筑工地、蔬菜大棚、广告牌、临时设施等加固除雪工作,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做,而且要做扎实。因为任何的侥幸心理,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特别是在已经发生过安全事故后,民众的安全感受到冲击,各级地方和部门更要有“守土有责”的意识,习惯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从行动上把强降雪叠加下的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稳住大家对公共安全保障的预期和信心。这事关社会安全感,也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必须要克服困难、全力以赴。
极端灾害天气给社会运转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复杂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要做到“万无一失”,必须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正因为“不容易”,这也是最能考验一个地方的应急能力,保一方安全的能力,保障民生的能力乃至综合治理能力等的关键时刻。在这些问题上,每个地方都应尽最大努力交上一份令民众满意的答卷。做得好与不好,在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不只影响到当地民众的安全与生活便利,还往往关系到全社会对一个地方的总体评价和观感,由此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近年来的诸多社会安全事件,都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最基本的为政要求之一。什么时候民众安全感最需要被保障和呵护?恰恰就是极端情况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而面对强降雪叠加天气,政府部门多一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周到的服务保障付出,民众也就多一分安全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