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胜大寒”保暖很重要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
民间素有“小寒胜大寒”之说。这是因为冬至过后,“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获取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会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因此,医生提醒,人们除了遵循冬季“养藏”之道,小寒时节还应注意起居作息,适度运动,在药补、食疗方面,应遵循温阳散寒、补虚益血、涵养精气的原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它将小寒与大寒的时间区别,明晰地告诉了人们。其实整个冬天只一个“寒”字,分个小寒与大寒,不过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要好生防寒保暖。尤其是对头部、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年人,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讲,小寒节气要特别注意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物方面,可以多选择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也可以多吃,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等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还是少食为好。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面对寒冷,人是要吃点东西补上一补的。小寒时节吃什么呢?那是大有讲究的。乡下有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乡下还有民谚: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在这湿冷的日子里,人们要适量进行一些户内外运动,如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即使是雨雪天气,也要适时适地进行一些室内运动,以活动筋骨,增强抵抗力。需提醒的是,小寒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另外,晚上九十点时,尽量要上床睡觉,因为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而早睡晚起的作息生活,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经常晚睡、早起、通宵熬夜等,这些生活小细节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对于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若是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保证早睡晚起的作息,建议在午饭后借助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来进行调理。
(河北工人报 黎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