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冯继锋教授:首诊是乳腺癌质控管理的重要关口

王天鹅 发布时间:2020-06-11 16:12:00来源: 健康报

   目前,我国的乳腺癌筛查工作正在逐渐展开,截至2018年底,已经覆盖21个省市农村地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冯继锋教授表示,在此基础上,规范的首诊尤其重要,是乳腺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协作(MDT)、分级诊疗的基础。

   建立江苏省乳腺癌质控体系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江苏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为36.61/10万,粗死亡率为8.77/10万。但江苏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省,常住人口8000余万,粗算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6000余例,死亡1500余例。

   而且,江苏省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2015年累积增长73.21%。同期城市高于农村,苏南和苏中高于苏北,但农村地区和苏北地区死亡率增长速度更快。

   在中央的支持下,“两癌”(乳腺癌与宫颈癌)筛查工作已经常态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冯继锋表示,这给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康复等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可以把乳腺癌这个单病种,视为试验田,以质控管理为抓手,通过规范诊疗、精细化管理等,将‘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落地实践。”冯继锋说。

   据他介绍,目前,江苏省正在筹备建立江苏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以乳腺癌为核心,完善体系、对接全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江苏省乳腺癌质控管理范本。

   虽然受疫情影响,筹备工作进程放缓,但冯继锋信心满满。他解释说:“江苏省有13个地级市,几乎都有肿瘤专科医院,队伍相对齐整,无论是在质控标准的推广,还是在示范中心的创建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冯继锋表示,希望省内同仁抱成团,共同提高,造福患者。

   引入乳腺癌MDT综合门诊

   欧美发达国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超90%,几乎可以做到人瘤共存。与之相比较,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83%。究其原因,跟我国各地诊疗水平不平衡、早诊早治比率低等因素相关。

   冯继锋认为,要想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各瘤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相同。“业内专家已经形成共识,实现目标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早诊早治,二是规范化治疗。”在他看来,早期发现的患者人数少,所以提倡早诊早治;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是晚期,所以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对于早诊早治,冯继锋又补充了一个词:规范首诊。“连起来就是,早诊早治、规范初诊。”他展开说,如果初诊不规范,就无法获得准确的患者信息、无法实现规范治疗,宏观层面上也无法准确掌握疾病的整体情况,进而影响卫生决策。

   为此,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成立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推出了乳腺癌多学科诊疗综合门诊,由乳腺外科、内科、放疗科医生共同出诊,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冯继锋表示:“近几年MDT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形式、方法等不尽相同。MDT前置贯穿全部治疗周期乃至整体生存期,通过患者、家庭与跨领域医生的共同努力,更利于患者预后,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回归社会。这也是MDT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他介绍,很多国家将MDT纳入法律体系,定人、定时、定地点,按照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团队作战,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让其最大限度地获益。

   促进质控指标落地和个人成长

   乳腺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在此过程中,把科研工作纳入质控体系,不仅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还能加快实现规范化诊疗的进程。

   对此,冯继锋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当住院医师时,我曾有幸参与一项大型科研项目。根据项目要求,我要一步步按照设定好的操作流程来完成工作,以保证科研成果的准确性。该过程很锻炼医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规范的操作流程就这样被烂熟于心,并逐渐形成我的临床操作准则。”

   尤其是在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将最前沿的研究纳入质控体系,省略了后续的学习、培训。例如,在晚期乳腺癌领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CDK4/6 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HR+转移性乳腺癌被称为里程碑式跨越。“如果年轻医生有机会参与此类研究,就可以熟练掌握新药的机理、治疗方案的组成,以及使用剂量、处理方法等,甚至可以预测治疗效果。”冯继锋说,无论是科研项目,还是已经设定的23项乳腺癌质控指标,都能指导医生按步操作,进而实现规范诊疗的目的。

   冯继锋总结道:“急病期应通过MDT规范诊断;慢病期应通过质控体系,规范管理,逐渐使各地区的诊疗同质化,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将指日可待。”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