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宁:一个小山村的绿色蜕变
中新网三明6月22日电 (林玲 陈晓星)巍峨金铙山下,一座座小洋楼点缀其间。中午时分,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中不时传来阵阵饭香,只是村里不见了袅袅炊烟。
“烟囱、灶台全封堵了。以前烧柴生火效率低,碰上阴雨天柴火湿,浓烟呛得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村民林华说,现在电压稳了,厨房改用电磁炉和燃气灶,被烟熏黑的墙壁也刷得洁白,方便又干净。
禁柴改燃,是闽中山区小县建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绿色发展的措施之一。
林华说,近年来县里供电部门进行电网增容及入地改造,不仅为民居建设提供基建用电,还为村子的后续经济发展带来充分的能源保障。
如今,走进村子,再也看不到错落的电杆和飞跨的电线,与之相反的是美观的变压器掩映在村落里,与景观融为一体。
林华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峰村。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金铙山被列入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为保护山上的自然资源,村民们陆陆续续从1000多米的山上搬到了山脚。
“这周边的山,绝大部分林地都被划入生态公益林,全村林地只剩下3000亩。如今,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砍。”林华说。
搬下山后,山上农田退耕还林,人均耕地只有0.6亩,而且面积小、石头多。2006年,这里的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福建省出台生态补偿政策,凡是被划入生态公益林的,都可获得补助。
“但当时,村里仍有许多人不理解,那么好的树不让砍,多可惜,”村民宁雪云说,“回头想想,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不仅生活环境好了,每年还有700多元的燃气补助。”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这里的村民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从原来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到现在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养护。
2017年,建宁县出台《禁柴改燃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禁柴改燃试点工作。参与禁柴改燃的农户按每户5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燃具补助,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燃气补助。
如今,得益于禁柴改燃与其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高峰村全村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