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治理助力“肇庆蓝”常驻
初夏的肇庆星湖景区,落羽杉青葱翠绿,树的枝丫在蓝天白云下轻轻摇曳,行人三三两两,宛如一幅水墨卷轴……在肇庆市民的朋友圈里,“晒出”这样的美景已成为常态。
“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在珠三角排名第一,PM2.5年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精细化管控大气污染源、力促当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对拒不整改的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等多种方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细化管控,实时锁定污染源
成绩不是从天而降,“好成绩”的背后,是肇庆实行精细化治污、多平台智慧监控、精准预警预报等有力、创新举措的成果。
“看,这辆车正在冒黑烟,机动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已抓拍取证”。记者在肇庆市生态环境局污染天气应对指挥所大气综合分析诊断平台屏幕上看到,一辆黄色面包车呼啸而过,被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抓个现行”。
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让尾气超标排放的机动车“无所遁形”,助力肇庆市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建立起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
截至目前,肇庆市已建成4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7套黑烟车抓拍系统,分别安装在端州区肇庆大道等路段,在不影响正常交通情况下,对尾气排放超标的黑烟车实行“360度无死角”监控。
“此外,我们建立了多个精细化大气监测预警平台,每天早上9点、中午11点、下午14点和17点,利用多平台监控系统,对城区的工业污染源、敏感和重点关注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质量报告及预警。”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表示,这也是肇庆市近年空气质量“大翻身”的一项重要创新手段。
据了解,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日常精细化管控工作,肇庆市借鉴其他城市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成“肇庆市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空气质量多模式报预警业务系统”等多个系统平台,并引入第三方技术团队力量,充分利用无人机、颗粒物在线源解析、定点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作为技术支撑,全方位实时分析肇庆大气污染形势,实时锁定污染源,对市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这种创新方式,为肇庆的基层环境工作者增添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大幅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环境部门也可根据预警指示,向各类产生污染源的企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提醒与指导,在保障空气质量稳定的同时,促进企业主动升级减排。”上述负责人表示。
引导企业深度治理,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让“肇庆蓝”常驻,治标更要治本,这不单单是精准管控大气污染源的问题,更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等深层次内容。
“环保与发展并不矛盾。”金海源董事长李广大坦言。其旗下的肇庆市高要区金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因遭遇巨额环保罚单损失两年利润,而后痛定思痛积极整改,开始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投入资金进行治污设备加快转型升级,市场份额跃升至全省第二。金海源也因此成为当地的“网红企业”。
“2013年以来,全市审批项目达4937个,没有审批电镀、印染、陶瓷、制革等重污染项目。”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绿色发展必须要优化或淘汰落后产业产能。在绿色发展的导向和约束下,肇庆加快推进陶瓷、电镀、印染等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据了解,目前肇庆全市陶瓷企业达63家,共有260条生产线,其中计划实施关停退出的企业有15家55条生产线;此外,在计划实施“煤改气”的48家企业164条生产线中,已改生产线132条,并有50条已通过“煤改气”生产线验收。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19年开始,肇庆市生态环境局针对市内涉VOCs、陶瓷、玻璃等重要污染来源行业开展深入摸底调查,制定工业企业“一厂一策”减排清单和分级分类管控标准,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科学制定差别化的应急减排措施,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减排方式,确保措施能落地、可操作。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有序开展深度治理,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茬接一茬的污染企业退出历史舞台,低碳节能、环保绿色的企业逐步打开市场,开始“大展身手”。
“我们已经拿到了未来几年的订单。”欧文斯(肇庆)玻璃容器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顾前些年,欧文斯的日子并不好过,其所处的玻璃行业恶性竞争不断,劣质玻璃层出不穷,市场价格战此消彼长。“人家烧煤,我们烧天然气,成本高一截,怎么竞争?”企业负责人坦言。
但随着相关涉污染玻璃企业逐步退出市场,欧文斯自身技术过硬、环保过关,也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吸引环保产业“入住”肇庆。
去年9月,备受关注的小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落户肇庆,于今年4月开始量产。除小鹏汽车已试产外,已有超过10家节能环保企业纳入肇庆产业统计范围。
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查处违法排污行为
“肇庆环保检查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并加大对拒不整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执法后将违规企业和违法行为公示于网络。”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9年5月,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端州分局执法人员和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某家金属股份有限公司3个厂房界外臭气浓度均超标,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端州分局即刻对这一公司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但这一公司经整改复产后仍多次出现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不符合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的条件。执法人员在复查后责令其采取停产整治措施,并对这一公司的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共处以210万元罚款。
“这一案件是肇庆市2019年度环境执法最大罚单之一。”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拧紧环境监管和执法关口,让他们主动担起治污攻坚主体责任。”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据介绍,2020年1-4月,肇庆市共出动环境执法4534人次,检查企业1927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6宗,行政处罚案件65宗,处罚金额431.99143万元,对9家企业实施查封,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7宗,涉刑事案件8宗。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在普遍加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已成为肇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去年全市节能、节水产品采购金额比例已达98.67%,显示绿色生活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肇庆生态环境局生态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去年肇庆市共组织开展环保公益志愿活动26场次,通过大规模、多频次的志愿活动,有效提高了市民参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今年,市生态环境局还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走进企业、社区、乡镇,开展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