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跟着纽约唐人街“老炮儿”一起守护Chinatown

曾小威 发布时间:2020-07-31 08:56:00来源: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7月31日电 题:跟着纽约唐人街“老炮儿”一起守护Chinatown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华人团体受到很大的影响。因疫情而引发的歧视现象、对病毒的误解让居住着几代华人的唐人街成为了舆论的“暴风眼”。

  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目前是西半球海外华人最大的居住地和商业区,近期因为疫情滋生的针对华裔不公正待遇事件频频发生,为此,有着40年历史的民间组织 “守护天使(GuardianAngels)”开始在华埠区域展开巡逻,保障华人的安全,并用中文印发传单,号召更多华人加入该队伍。

  而在这群“天使“中,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儿,叫王小绿。王小绿是生活在纽约的自由制片人,在她看到“守护天使”的宣传之后便决定参加,并记录他们的故事。而就是这次跟随拍摄的机会,她结识了另一个唐人街华人组织——“社区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的成员:老陈(Karlin Chan)。

  两个组织,同一个目的,这才有了王小绿的短纪录片《守护Chinatown》。而在纪录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陈和他的“社区守望者”的故事。

  老陈和他的唐人街

  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老陈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管谁家有什么问题,找他总能解决。

  今年5月初,唐人街的一个海鲜市场因为只在门口张贴了中文“戴口罩入店”的标识而引发一场巨大的误会。一对男女进入海鲜市场内的时候并没有看懂中文标识,所以没有佩戴口罩进入店内,店员因此跟他们发生了言语冲突,以至最后升级为肢体冲突。

  老陈因为受到这件事儿的刺激,创立了“社区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团队,决定亲自上阵,守护自己的街道……

  疫情期间,老陈带着他的队伍走街串巷,为唐人街的住户发放双语防疫政策宣传单,还为商户发放双语的“请佩戴口罩入内”标识。除此之外,纽约市逐步“解封”后,餐馆被允许提供户外用餐,唐人街哪家需要向政府申请户外用餐,老陈都会帮忙。

  为了改善街道环境,吸引更多人来唐人街户外用餐,老陈和志愿者们每周六一大早就起来,打开消防栓,用水冲刷街道,给之后开门的商户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此次疫情导致唐人街许多商家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老陈和他的队伍尽全力收集各类经济帮扶政策,翻译成中文,发放给唐人街的商户们。

  老陈说,住在唐人街附近的部分成员手里都会有一个对讲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很快的把大家聚集起来。6月初,因为唐人街发生了火灾,他们还收到了50个匿名捐赠的灭火器,分发到各个商家手中。

  对于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来说,有老陈这样一个熟悉的面孔存在,就仿佛是身边多了一个“守护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

  老陈说,“社区守望者”是由唐人街的街坊邻居组成的,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商户来说,有熟悉的面孔照应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中国姑娘和唐人街“老炮儿”

  在王小绿眼里,老陈就像唐人街的“老炮儿”。通过拍摄期间与老陈的相处,王小绿不仅了解到唐人街的历史,也意识到保护中国城,不只是安全问题,还要守住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在跟随拍摄的这段时间,王小绿还结识了一位叫Sara的华裔女性队员。Sara不仅参加了“守护天使”,还参加了“社区守望者”。王小绿说,每次跟随队伍去发放传单的时候,Sara都会很细心的跟店家交流,张贴海报时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线杆。对于Sara来说,守护唐人街,就是自己“片儿内”的事情……

  王小绿说,在“社区守望者”和“守护天使”的队伍里,年轻人占极小一部分,队伍中大多都是老一辈华人。对于年轻一代的移民来说,华裔移民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唐人街在他们心中也就仅仅成为了一个坐标。

  拍摄《守护Chinatown》,王小绿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呼吁新一代移民去了解历史,并守护这段历史。王小绿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老陈他们身上这种守护家园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想要让更多的年轻华人看到唐人街的重要性,并加入到守护它的队伍中来。”

  纽约的唐人街载满了华人的奋斗历史,但如今却面临绅士化的危机。作为每一代移民的落脚点,纽约唐人街从最初的贫民窟,发展到如今充满生气的社区。

  今年开年以来,唐人街经历了疫情、歧视、经济危机的连环打击。纪录片中,王小绿说:“从老陈等几位‘老炮儿’的身上,我了解到,其实,公共安全远不止是人身安全,更多的是社区的保障,尽管前路艰辛,我们还是要捍卫我们的社区。”

  影片的结尾,老陈坐在唐人街的路口说道:“我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巡街,我们更想鼓励大家主动举报犯罪,我们不是城市别处来的人,跑到其他社区巡逻,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居民。”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