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屏幕难获认可 业内专家:不仅是共用故事

高凯 发布时间:2020-10-29 18:5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高凯)“一个影视编剧,或者导演,如果在改编一部文学作品时仅仅看到其讲述的故事,只拿故事本身,那么这一改编可以说就很难成功。”著名编剧全勇先的这一看法,得到了不少同行赞同。

  一直以来,文学作品,尤其经典作品被搬上屏幕往往会引发关注,然而最终获认可的实属少数。近日上映的电影《喜宝》系根据香港作家亦舒同名经典作品改编,结果因人物塑造等多方面不足而引发一片质疑之声。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日前揭牌,包括全勇先在内的多位来自影视界、文学界的编剧、制片人、作家,多维度探讨了文学与影视的相互联系。

  全勇先认为,文学为影视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绝不仅是故事本身,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物和人物关系,好的文学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活的,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这些是最该被抓住的,是灵魂。”

  对于文学作品成功影视化的难点,著名作家、编剧万方指出,作家写作时,只需要对自己的作品、人物负责,对自己的心灵负责,但影视的创作就完全不同了,“需要编剧、导演、演员、投资方等等,是一个集体的创作。”她认为,这种创作方式的不同令得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巨大差异,因而更需在故事之外寻找作品气质氛围上的相通之处。

  谈及获广泛认可的少数名著的成功影视改编,著名影评人毛尖认为,“创作环境确实不一样了,当年的剧版《红楼梦》,演员们被集中的时间以年计,在开拍前被不断要求阅读原著,绝不是为了看明白故事,而是让他们去感受文本。”她认为,在创作节奏加快的现时,如何以视听语言传递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需进一步探索。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