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践行《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东方典范
十九年前,联合国主导制定的一项重大文件正在酝酿发布。几天后的11月2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第Ⅳ委员会的报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4年开始发展的孔子学院,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践行《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精神的重要代表。孔子学院在海外秉持怎样的办学模式?总结了哪些独特的办学经验?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
科技日报记者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采访了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首任院长、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周玮生博士。
孔子学院是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示范
周玮生说,世界是一个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组成的整体。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获得联合国大会全场支持同意;2004年,世界性孔子学院事业开始;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为支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法律文件和国际规范而通过了“文化多样性条约”。
发达国家早就用不同方式在进行本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和普及。如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意大利文化研究院,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美国中心等。但发展中国家如何实践《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宗旨,推广本国的语言文化,至今尚无成功先例。
周玮生说:“孔子学院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第一次主动的走出国门去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且是用和平双赢的方式。而从世界角度来看,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去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精神。”
他介绍,孔子学院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
截至2020年8月,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周玮生认为:“推进汉语教学是促进世界多元化的有机部分,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文化工作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开办孔子学院的开办国,更有利于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也是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一个示范。”
孔子学院严格遵循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周玮生介绍,由原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和孔子学院总部推进成立的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其基本政策都是一样的,申办程序是:外方自愿先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中外双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并必须有一个中方合作院校愿意与其合办才能成立。资金、师资等都是中外双方共同承担的,“就是说,孔子学院严格遵循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而非中方单独行为。”目前,孔子学院品牌已转由新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运行。
但是,各个国家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可能有些不同。
比如,欧美地区的汉语教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汉语教学在美国的需求量大、发展速度快、办校规模大。美国已开办100所孔子学院、356所孔子课堂(2013年底数据)。“因本土汉语教师缺少而经当事者双方协商同意,从中国引进了大批汉语教师和志愿者。”
在日本,汉语教学的基础和环境优于欧美各国,不少大学本来就有中文教学、设有汉学课程,社会上也有很多中文教室,汉语教师队伍比较健全。所以,日本的孔子学院虽然根据中日合作校之间签署的协议,会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和志愿者,“但主要的师资力量还是来自日本本土,包括在日本教中文的华侨华人及日本教师”。
中外双方共同分担孔子学院费用成本,这种模式,减轻了合作双方的经济负担,提升了汉语教学质量,对孔子学院发展,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孔子学院模式是“全球公共财产”
周玮生对发达国家推广本国文化语言的先例和孔子学院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比较,孔子学院至少有以下特点:非零和(我的利益不是你的损失);非排他(我可以做你也可以做);非独占(我做了不影响你做);非竞争(你做好了会是我的参考);非暴力(我自愿做你也自愿做);互惠双赢(我有利益你也有利益);双边合作(你不同意我做不了,非中国单独事业);发展中国家模式(与发达国家模式有不同)。
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发达国家先例的双边合作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进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先驱性试验。
“孔子学院应该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周玮生认为, 就从目前的投入和产出效果来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双赢模式。不仅发展中国家值得参考,发达国家也可有借鉴之处。例如,日本政府如果能像孔子学院那样在资金、师资和教材方面给予海外的日语教学以支持的话,相信在中国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日语,假如日本开设类似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话,预计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数也会大大增多。
周玮生认为:“对人类来讲,文化多样性是交流的核心和创新的源泉,就像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平衡一样必不可少。推进汉语教学是促进世界多元化的有机部分,也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孔子学院模式”是“全球公共财产”,如何让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让每一所孔子学院都能积极推动汉语言文化传播事业,因地制宜地推动本土化汉语教学,周玮生认为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