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交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优秀答卷

周萃 发布时间:2020-11-12 15:52:00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报告李书记一个好消息,我现在不仅自己家养鸡,还把周边村民养的鸡都收过来,统一卖给县里的收购商。”2020年春节前夕,曾经在四川省古蔺县麻柳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李学征接到村民罗刚打给他的报喜电话。麻柳滩村的路没有修好之前,罗刚只是在自己家的老宅里散养了几十只鸡,环山公路在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支持下修好后,饲养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罗刚申请了10万元个人创业贷款,还专门去成都学习养殖技术,他家的养鸡场规模迅速扩大。现在,罗刚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每月能拿3400多元工资,公司也给我上了‘五险一金’,年底还给土地流转费用,脱贫致富就在眼前了,农行的同志们还真是有办法。”拿到这个月的工资后,富源牧业(衡水)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吴大姐高兴地说。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背后,少不了金融力量的支持。“十三五”期间,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金融作为脱贫攻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资源的投入力度,创新农户小额贷款帮助重点人群,扶持产业壮大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发展桎梏,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一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优秀答卷。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96万亿元,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2.6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增速3.08个百分点。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270.16亿元,余额1865.48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35.73万户次,余额覆盖户数470.71万户。金融业的倾力投入,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修路出深山 脱贫奔小康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在国开行贷款支持下,古蔺县红响村村民终于实现了多年来对修路的期盼。一条蜿蜒的公路打通了山里山外两个世界,让先进的观念、致富的技能在封闭已久的小山村扎根。

  没有路,就没有出路。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交通面貌,除了依靠财政投入,政策性金融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政策性银行以国家定点贫困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为重点,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城乡互联互通、便捷畅通,全力打通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小凉山腹地,距离乐山中心城区168公里,一般客车往返两地需要8个小时。因为山高坡陡、路程遥远,“去了乐山不想回,回了马边不想走”“来了马边,再不想来”成为马边人和外地游客长期以来的真实感受。如今,这样的局面终于要改变。国开行贷款支持的全长44公里的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就能试通车。

  “农村公路多为三四级公路,属于非收费公路,除少量道路广告收入和冠名收入外,公路自身无法产生经营收入,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如何在项目贷款市场化的背景下,既保证为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又确保有稳定的还款来源,成为发展交通信贷业务面临的挑战。”农发行山东分行工作人员表示,保证信贷项目合规,是横亘在基础设施融资业务前的一道障碍。

  撬动旅游资源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发行山东分行创新推出“公路+乡村游”新模式。据介绍,青州市拥有优质景点,景区对道路提升改造有强烈需求。结合当地‘四好农村路’建设,该项目协调道路通往的井塘古村等6家景区单位参与建设,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归还贷款。目前的青州,国省道、县乡道纵横交错,路网密布,“四好农村路”带着乡亲们一路奔向小康生活。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供水事关人民福祉。“十三五”期间,政策性银行大力支持水利薄弱环节、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把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作为精准扶贫重点支持投向。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国开行累计向贫困地区发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820亿元,支持建设村组道路31万公里、校安工程6508个、农村危旧房改造57万户、安全饮水设施20万个,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00多万人。助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农发行今年已投放基础设施扶贫贷款874.5亿元,提前5个月完成投放基础设施扶贫860亿元的全年任务目标。“十三五”期间,政策性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有力解决了贫困地区“难在路上、困在水上、缺在电上”等问题,助力贫困地区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找准支点 撬动产业发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发展产业不能盲目,一定要看准方向,放眼长远。

  农行广西分行工作人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金融助力产业脱贫,首先,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科学谋划产业方向。不能看到什么产业火,就跟着上马什么产业,最后同质化严重,导致产品滞销,不仅贫困户挣不到钱,也会打击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百色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但与全国大部分贫困农村一样,当地青壮人口外流,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并存,留守农民有通过种植甘蔗增加收入的意愿,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担心‘种了换不来钱’,只能‘望地兴叹’。针对这种情况,农行主动找到我们,推出‘甘蔗贷’产品,由我们公司提供蔗农名单,农行核实后对合格农户直接以信用方式发放贷款,蔗农可通过手机非常方便地进行贷款、还款,有效缓解了蔗农贷不到款、不会贷款、缺少担保的难题。”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焦念民告诉记者。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行广西分行向南华集团位于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1家糖厂累计发放了87.5亿元贷款,带动约50万户蔗农开展甘蔗种植。如今,这7个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

  咸阳“北四县”地处渭北旱地高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收成全看天意”。中行派驻当地的扶贫干部在综合考察后发现,当地苹果、核桃、小米、绿豆等农副产品的品质非常优秀,这让中行在当地的扶贫工作找到了突破口。

  “聚焦核桃、小米等农副产业,中行通过投入信贷资源,帮助当地建立起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全力推动面粉、杂粮等深加工企业建成落地。同时,中行还帮助当地搭建起电商平台,广开产品销路。”中行派驻咸阳淳化大槐树村第一书记王剑峰介绍说。

  产业扶贫是个系统工程,在各方的努力下,现在资金、技术等因素不再是群众发展产业的最大障碍,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攻克亟须在产业链上破题,尤其要解决生产环节之后的加工、销售等问题。

  “动员贫困户种上两亩脆红李,好不容易等到丰收,却又找不到销路,甚至连买肥料的本钱都回不来;一些刚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销路不是靠市场,而是靠干部的个人努力。所以金融助力产业扶贫,正在积极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助力,整合上下游,提升产业价值。”国开行四川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聚焦形成稳固的扶贫产业链,国开行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川古蔺县大力支持牛郎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郎牧业”)发展。针对贫困户和散户,牛郎牧业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教他们如何养牛,学会后即可签署代养协议,将已怀孕3个月的母牛带回家自己养,待母牛生出牛犊后,公司再以市场价回购。以养牛为枢纽,该公司同时还在打造一条绿色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通过兴建田园综合体,形成肉牛—牛粪有机肥—牧草、果蔬、有机高粱—酿酒—酒糟—肉牛的良性循环,把全县的一些主要养殖场和农户带动起来,稳固了脱贫成果,做到了持久致富。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位于凉山州昭觉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南坪社区,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道路宽阔、楼房整齐划一、太阳能路灯林立、周边商铺配套齐全、公共绿地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彝族小伙儿阿由布哈的家里,屋内宽敞明亮,水电气全通,电视、沙发、洗衣机齐备。从土坯房到现代化小区,阿由布哈告诉记者,易地搬迁让他们全村人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巨变,大家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信心十足。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对100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据测算,“十三五”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近6000亿元,是前15年总和的5倍。而贫困地区政府财力弱、市场建设滞后,因此,金融对易地扶贫搬迁给予融资支持的意义重大,关系着易地搬迁的效率与成败。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则发放长期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开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协助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区、市)政府建立起省级扶贫投融资主体,并就投融资主体的主要职责、运作模式以及资金来源等向地方政府提供意见、建议和咨询服务。“十三五”以来,国开行累计向这22个省(区、市)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326亿元,支持约3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通过省级投融资主体统贷统还,保证资金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上。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另一大主力银行,农发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确保异地扶贫搬迁资金供应充足。2015年6月以来,已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123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搬迁人口524万人。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以后,金融业积极介入后续的扶持阶段。在被誉为“秦巴明珠”的陕西安康,为了帮助从山上搬下来的贫困户开启新生活,建设银行通过“云生产”模式广泛吸纳群众就业。抓住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建行将有资质的外包供应商引入贫困地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新社区开办工厂,打造“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目前,安康市已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499家,吸纳贫困劳动力6726人。

  “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金融业对扶贫搬迁地区的支持并不是一建了之、一搬了之。未来5年,多家银行还将继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贷款提供融资、融智等全方位服务。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