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旅游

嘉峪关长城披“科技机甲”:全天候“守护”历史原貌

发布时间:2019-08-31 22:5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图为监测中心人员采集田野长城气象站数据。(资料图) 张翔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9日电 (艾庆龙)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斌2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介绍称,目前,嘉峪关运用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土体压力计、裂缝计、地质雷达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通过气象监测、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安防监控、游客监测、反应性监测等措施,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模式,对长城进行全天候“把脉问诊”,最大限度减少各种风险因素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危害,确保长城“延年益寿”,留住历史原貌。

图为安装在关城古建筑上的风速仪和悬挂式测斜仪。 张翔 摄

  图为安装在关城古建筑上的风速仪和悬挂式测斜仪。 张翔 摄

  张斌介绍说,在实施嘉峪关关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中,安装了包括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声音复核装置、安防专用通讯、电子巡查、安全管理、网络广播等系统和安防监控中心,进一步提升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甘肃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1958年因“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万里长城“天下第一雄关”而得名,其境内长城资源丰富而具有代表性。

  据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公开资料显示,嘉峪关市境内长城墙体43.6公里,壕堑12.94公里,关堡8座,烽火台和敌台共49座,现存体量虽不是甘肃最大,但其结构类型突出,涵盖了甘肃明长城所有类型。

  “长城保护工作由抢救性保护逐步转向预防性保护。”张斌表示,近两年来,长城保护工作从本体保护延伸至“本体”“载体”共同保护,从人防、物防过渡为科技保护。

  “科技保护的确减轻了保护压力,但也面临新挑战。”张斌表示,通过遗产监测,运用科技手段保护长城是该院开展长城保护的新举措,为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适应新挑战,该院与敦煌研究院、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开展当地文化遗产的监测、研究和保护工作,启动《嘉峪关夯土遗址病害监测研究》《嘉峪关木构城楼现状结构分析与状态评估研究》《嘉峪关城楼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及人员培训》等课题研究,培训文物保护和文物监测技术人才,为开展科技保护提供支撑。

  近年来,该院还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拓宽研究新领域,前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等合作,就长城文化、丝路文化、西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

  “嘉峪关长城主要是夯土长城。”张斌坦言,受西北地区风沙大、日照强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长城存在表面风化、片状剥离、坍塌、酥碱、裂隙发育、基础掏蚀凹进、冲沟发育等病害。

  张斌介绍说,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启动实施了历时5年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嘉峪关关城古建筑、墙体及田野长城墙体进行保护维修。

  截至目前,嘉峪关对嘉峪关关城和境内43.6公里的长城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修缮,解决了长期危及文物本体安全的病害因素。

  据了解,嘉峪关长城保护已纳入嘉峪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长城保护和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园区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

  张斌举例说,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建设项目穿过明长城时,严格遵照《长城保护条例》,均采用建设工程下穿长城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