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扎巴旦增:唐卡是一幅心灵艺术作品

陈志强 发布时间:2018-01-03 09:41:00来源: 西藏日报

走进类乌齐县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一座小院映入眼帘,大门外,藏式绘画培训基地、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培训基地、唐卡创业研习基地……一个个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扎巴旦增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今天采访的主角。

1984年,扎巴旦增出生在一个民族手工艺世家。11岁后,他随父亲顿加正式学习家传藏民族手工艺。14岁起,年少的他先后在昌都、青海等地拜师求学,曾师从西藏展览馆阿桑米兰学习汉式水墨画和西式油画。至2010年,扎巴旦增已逐步掌握油画、米萨绘画以及佛像雕刻等技艺,尤其精于唐卡五大派系中的齐吾岗巴画。

齐吾岗巴画派由雅堆·齐吾岗巴创立,13世纪流行于卫藏地区,呈现出人物描绘自然流畅、装饰图案缜密、笔触细致、服饰变化多样、愤怒神像身材矮小等特点。由于这一画派年代久远,现在几近失传,除了类乌齐寺等一些古老寺院的壁画外,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到。

2008年,类乌齐查杰玛大殿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维修,扎巴旦增受邀承担了绘画装饰方面的工作。也是那时,他有幸见到了大殿里的唐卡。

查杰玛大殿中珍藏的唐、明、清等时期的众多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这次维修工作,我获益匪浅。查杰玛大殿里收藏的唐卡,大多属于齐吾岗巴画派系作品,数量之多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我非常荣幸能看到如此多的齐吾岗巴画作品。这些唐卡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展现了当时唐卡绘画的精湛技艺。现在唐卡技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无法达到那时的境界。”扎巴旦增回忆道,整个维修期间,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细细揣摩这些珍藏唐卡作品所蕴含的技艺。

也许是受到查杰玛大殿珍藏唐卡作品的启示,扎巴旦增的绘画技艺越来越成熟。2011年,他创建了雪域民族工艺中心,主要制作销售藏式室内装饰成品,以及承接室内装修业务,绘制寺庙和民房的藏式壁画、雕塑佛像。2014年,“雪域民族工艺中心”扩建为“西藏类乌齐县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齐吾岗巴画派虽然画风独特,但同样严格遵照《造像度量经》设置绘画比例。”来到扎巴旦增的画室,他指着他以前的两幅作品《释迦牟尼》和《达隆巴》说。只见两幅作品整体呈藏红色,佛像极富立体感,有从画中凸出的感觉;笔触沉静内敛,精雕细刻之处颇有力量。

另一边,一间足有3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画室,10多名年轻的男学员排成几排在同时作画,所绘的内容多为绿度母像和释迦牟尼像,画的主体很突出,主体之外的纹饰内容则明显被简化了。

扎巴旦增介绍道,学员们绘制的唐卡都是他提前完成了勾线、白描等步骤,再由学员进行上色。“特别是刚来的学员,我会先让他们画比较简单、面部表情相对平和的佛像,因为技法上也比较简单,颜色搭配以蓝色、绿色、深红色为主,初学者掌握起来也较为容易。”

几年来,扎巴旦增先后免费收徒200余人,有的也已成才,有的正在成长。他还资助部分优秀学徒前往成都等地进行深造。

洛松西绕是扎巴旦增弟子中,跟随他时间最久、绘画技艺最精湛的一位。如今洛松西绕每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工资,他的一幅唐卡在去年藏博会上卖出了3万多元的价格。他说:“绘画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修行,画画时首先要静下心来,虔诚地工作,全身心投入,才有可能画出一幅好的唐卡作品。”

“唐卡是被朝拜的对象,凝聚了藏族人民的信仰,是更具精神内涵、文化内涵的心灵艺术品。”扎巴旦增说,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在自己的徒弟中培养出20位技艺超群者,以传承齐吾岗巴的唐卡画师,使这门技艺后继有人。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