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工艺

中国美术馆对口援青项目:唐卡从农家庭院走进艺术殿堂

央卓 发布时间:2018-01-19 10:3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摄影:许娜

中国西藏网讯 2018年1月17日下午,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共同举办的“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生,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致辞中说:“这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项目的落实。唐卡艺术展示了艺人的智慧和创造,更展示了他们的美丽心灵。举办这次展览,不仅是对青海文化事业的支持,更是对整个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从青藏高原到中国美术馆的艺术高峰。”

据悉,本次展览位于中国美术馆10、11、18号厅,展期至2018年1月28日。

图为展厅内部。摄影:许娜

关于“唐卡”和“唐卡艺人”

“唐卡”一词系藏语,《藏汉大词典》中解释为: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从藏文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平面的画,一般专指有佛教内容的相当规范的画像。唐卡一般采用金、银、绿松石等名贵的矿物质为颜料悉心绘制。唐卡艺人一般要精通三十三相、八十功德、十三种饰品、九种舞姿和十八种丧葬饰品的绘制技能。此外,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信佛法僧三宝,勤修身语意所依”是唐卡艺人的共同铭言。唐卡的整个绘制工序也极其繁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比如“上色”,是唐卡艺人要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着色需要三次以上才能完成。

以“热贡艺术”为主要看点的展览

进入展厅,彩绘唐卡、红唐卡、黑唐卡、金唐卡让人目不暇接。由老、中、青三代、3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心创作的48幅作品,色调艳丽、造型优美、构图精致、笔法细腻,既有传统题材,又有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创新内容。据了解,本次展览的作品以热贡唐卡为主,玉树、果洛等地唐卡为辅。热贡艺术属于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吾屯、年都乎等四个自然村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学界正式把同仁县境内这几个自然村的民间艺术定名为“热贡艺术”。唐卡是“热贡艺术”的代表之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见证;同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件艺术瑰宝。

图为参展唐卡《四臂观音》局部。摄影:许娜

以技谋生 文化助力扶贫

2008年,文化部批准青海省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了全国第三个、藏区和西北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年间,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茁壮成长、带动传承群体等为思路,努力修复传承环境,使当地的热贡艺术形成“公司+艺人+基地”的发展模式,形成品牌效应,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各级非遗项目221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13名,非遗综合传习中心28个,年培养非遗传承人1500多名,文化产业经营户32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值达6.5亿元。据文化部门统计,目前青海省唐卡绘画艺术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展览旨在让观众感受到唐卡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进一步走近青海、了解青海,感知青海高原神秘久远的历史和多元多彩的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播工匠精神,让观众享受艺术、感悟艺术、融入艺术。(中国西藏网 文/央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