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根玛古舞演绎囊谦高原上的文化自信
青海省囊谦是玉树文化的发祥地,人们总是从于一句话,“囊谦人生下来,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如此厚重的文化基因,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里,创造着、演绎着这片高原的沧海桑田和日月轮回。如今,物质富足的囊谦人已将生计问题放在了第二位,而内心所向往的文化精神生活放在了第一位。
谈到囊谦文化,首先想到的便是囊谦古舞—卓根玛,这不仅于卓根玛古舞的古老历史脉络,而是它在囊谦人心中的地位。想到卓根玛古舞,便追寻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布扎西。
囊谦卓根玛起源于公元1119年北宋宣和年间,盛行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囊谦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扎卓根玛,起源于800多年前。
白扎卓根玛只传本村人,从不外传,并以口传的方式承传。据考证,清代嘉庆年间由囊谦县尕尔寺第七世活佛尕尔仁波切成林永嘉搜集整理“囊谦卓根玛”约38个曲目,现已失传。1998年以来,县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布才哇、扎西才仁搜集整理出了22个曲目。
囊谦卓根玛主要以“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说唱内容从“颂山”、“颂神”、“颂天”、“颂地”、“颂五谷丰登”、“颂六畜兴旺”等,颂扬世间美好的事物,歌词对仗工整、押韵,内容健康丰富。
布扎西是白扎村党支部书记。在做好村干部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他还有“份外”的事要做,就是传承卓根玛舞蹈。布扎西8岁起开始学习卓根玛舞蹈,师从四人,23岁开始走上了承传的道路。从1980年开始组织村民习舞,并多年以来积极投身地方文化建设,大力组织村民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先后受到了各界的好评,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已经受徒近百人。
在布扎西心中卓根玛就是一部囊谦承传千年的春秋史,它的存在将一个固守青藏高原千年的民族历史渐次展开。卓根玛表达出了这个民族的风情、习俗和遵从感悟大自然的情怀。体现了囊谦人热爱生活、尊重生活、取智于生活,勇于逐梦,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说到文化承传,布扎西喜上眉梢,“以前还真有压力,但现在不怕了”。
望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证书和铜牌布扎西欣然说道,“以前,年轻人对学习舞蹈兴趣不大,为了过上富足的日子,村子里的人大多数出门务工,卓根玛承传曾一度出现“夕阳红”的现象。
近几年,囊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文化强县、文化兴县”的战略目标,加上生态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和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崇文尚德的氛围日渐浓厚。比如宣传部的老年文艺宣讲队,县文化局的土风歌舞团,老干部卓根玛舞蹈队,吉曲乡舞蹈队等等都是基于承传卓根玛而组建的文化发展力量,这让我内心很释重,感到压力减轻了不少。我相信,卓根玛的未来会更精彩。
当问到布扎西有什么心愿的时候,“卓根玛就像阳光和空气,与囊谦人的生产生活形影不离,所以,不能丢,也不能忘。传承,一代一代的承传,让这些优秀的文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和源泉。让囊谦的文化借助新时代的春风,走的更高更广更远。”
在囊谦每每有文化活动,卓根玛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人们围成一圈,男的扬袖踱步,脚铃铿锵;女的低腰洒袖,细步翩翩,共同放歌高原,古老的唱调荡漾着现代囊谦人的自信与向往,飘向湛蓝的天空。历史如云烟,卓根玛依旧。
-
涉藏原创评剧《藏地彩虹》演绎民族团结的家国情怀
-
西藏古建筑及摩崖造像实现“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藏地瑰宝-西藏地区古建筑及摩崖造像三维数据展示与知识服务云平台”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18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