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雨润边疆 民族团结心连心
图为幼儿园小朋友参观“蒙古娃”少儿美术作品展。拉萨融媒见习记者 范江英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起内蒙古,想必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吟唱出这句诗词,如诗画般的天堂美景让人心之所向,身之所往。12月18日,2019“春雨工程”内蒙古文化志愿者西藏行活动在西藏图书馆开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蒙古娃”美术作品走入雪域高原,内蒙古文化志愿者为50余名视障人士带去“心之光”。
“蒙古娃”少儿美术作品展走进雪域高原
绿色的大草原、碧蓝的天空、强健的骏马,还有各式的蒙古包,在西藏图书馆一楼大厅内展陈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旗县、乡村、牧区征集的80余幅“蒙古娃”少年儿童优秀作品。“蒙古娃”品牌于2001年创立,十几年来一直活跃在草原上,“蒙古娃”少儿美术作品均由内蒙古少年儿童独立创作,反映内蒙古地区民族特色,更是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和莫斯科巡展,受到当地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春雨工程’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以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此次活动丰富了西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蒙藏两地搭建友谊桥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的良好开端。”西藏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厅内一幅幅美术作品充满了质朴童趣的想象,描绘出内蒙古少年儿童们心中的中国梦和草原情。20余名小朋友非常兴奋地观赏着这些作品,他们不仅看到了草原人民的文字、服饰、饮食、民俗,还感受到了内蒙古小朋友从画中传递出来的热情和快乐。据悉,此次展出将从12月18日持续至12月25日。
“心之光”讲电影活动为盲人朋友带来福音
“画面中一辆绿皮火车从远处慢慢驶来,车厢里一群少男少女在欢快地歌唱,只有一个女生一脸心事地望着窗外……”在报告厅内,50余名视障人士认真地听着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苏日娜“讲电影”,她将电影中的空白画面描述出来,让听众在倾听电影音效和对话的同时,也能听到口述者的画外音描述,达到不用眼睛看也能感受人物的内心和电影想要表达的情绪,透过声音感触光与影的世界。听众们默默坐着认真听,时而哈哈笑出声,时而皱眉愤怒不已。
“我本人非常喜欢电影,但我想这么好的艺术形式,为什么视障朋友不能享受到呢,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这个活动。”苏日娜说。据悉,“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活动是内蒙古图书馆2017年推出的视障服务公益品牌活动,通过将电影中无声画面讲解描述出来,让视障人士也能享受电影艺术。电影主讲人苏日娜不仅是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同时也是内蒙古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她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用真诚的声音为视障者带去“心之光”。“来之前我有个顾虑,就是怕他们听不懂,但今天真的让我很惊讶,他们不仅听懂了,而且他们的哭、笑、愤怒都能和我同步呼应上,我觉得非常感动。”苏日娜激动地告诉记者。
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重点。“非常感谢内蒙古文化志愿者给我们带来的这个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大餐带来的精神愉悦,更让我们从心里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关爱。”西藏自治区残联盲人协会主席斯勇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的变迁》中文版译著出版 研究西藏历史又添一新学术指南
近日,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团队完成并出版了伊斯雷尔·爱泼斯坦Tibet Transformed中文版译著《西藏变迁》,填补了该书没有中文译版的空白。[详细] -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教育系统通过开展“一对一”“两帮一进”“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推动洛隆县教育均衡发展。 [详细] -
厦门工学院:开“射艺”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30名身着传统射艺服装的学生,随着抑扬顿挫的口令,引弓射箭。这不是古装剧里操练弓箭的情景,而是近日厦门工学院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的射艺课程展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