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农奴潘多:昔日无家可归今日儿孙满堂
图为潘多在客厅里细心擦拭家具。记者 陈林 张斌 扎西顿珠 摄
潘多,男,生于1939年,今年80岁,现住岗巴县昌龙乡亚欧村。民主改革前,潘多一家都是岗岗吉康家的朗生,祖祖辈辈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11岁时,潘多被送到岗巴宗干活,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挨打,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民主改革后,潘多的生活彻底改变,有了家、圆了梦,如今生活幸福、身体康健。
“家”这个温馨的词,对60年前的潘多来说,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忍饥挨饿,衣不遮体,每天只有一勺糌粑,夏天还可以挖野菜,到了冬天,身上的虱子都成了果腹的食物。”谈及往事,潘多历历在目、老泪纵横。
打从潘多记事起,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穿过一件干净衣服,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小小年纪就承担着繁重的劳役,遭受农奴主惨无人道的剥削压迫。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喂马、背水,有一次背水,水桶的绳子没固定好,从头上滑落,紧紧地勒住了脖子,出不了气,差点被勒死。”这件事在潘多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但身体上的痛楚,远不及心灵上的伤害。
潘多说,小时候,一家人挤在一个像猪圈一样的棚子里生活,虽然破旧不堪,但有父母在。被送到岗巴宗后,就再没有家了,四处流浪。那时候,他好想和父母在一起,好想有一个自己的家……
1959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潘多的生活也迎来了转机。
“我们家分了19亩地、60只羊、6头牦牛,还有2间房。”潘多开心地说,“旧西藏我们一无所有,苛捐杂税、子孙债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现在,共产党来了,分地、分房、分牛羊,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心里有了希望。”
民主改革大大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土地和生产工具,潘多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3年,潘多和村里心仪的姑娘结了婚,又修了3间土坯房,从此潘多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家。
“太幸福了,梦想都一一变为现实,但那只是幸福的开始,后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潘多的话语中充满了幸福。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潘多的家一次次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潘多修建了两层小楼,上下有四间房子;2008年,得益于安居工程,潘多家花了10万元,在旧址上重建了新房,建筑面积有200多平方米;2015年,潘多对房屋再次进行重建,扩大了院子,两层小楼上下共有7间房,建筑面积有360多平方米,院子里3台拖拉机、一辆三轮车、一辆摩托车充分显示家庭的富裕。
如今,从省道直通村头的公路,一栋栋二层藏式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边境山麓,房顶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家家户户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这是亚欧村群众的家,也是边境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民主改革60年,潘多有了自己的家,生活也越来越好,经历了4次搬迁换房,如今儿孙满堂。“家”已不再只是曾经寄望遮风避雨的地方,而是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潘多感慨地说,“我永远记得共产党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我更深知,没有国,哪有家!我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作为边民,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极大鼓舞着我们,我们也要学习榜样,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铭记于心,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用实际行动践行“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岁月流逝,耄耋之年的潘多依然精神矍铄,他总会教育大家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党的恩情。
-
翻身农奴、阿里布贡村久美:“跟着共产党走,我干劲十足!”
久美的母亲是革吉县境内雄巴部落头人的女儿,因与一位农奴相爱并私定终身,被部落头人无情地逐出家门。[详细] -
记翻身农奴、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次旦:“共产党是帮助穷人的”
1953年以前,次旦一家是噶尔县境内左左本(持有西藏地方政府封地铁券文书的部落)的堆穷。1953年,次旦一家人踏上了逃往昆莎的路途。[详细] -
记翻身农奴、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次旦:“共产党是帮助穷人的”
1953年以前,次旦一家是噶尔县境内左左本(持有西藏地方政府封地铁券文书的部落)的堆穷。1953年,次旦一家人踏上了逃往昆莎的路途。曾孙旦增平措将一块糖果塞到次旦的嘴里,老人脸上笑开了花。[详细] -
翻身农奴次仁培:阳光照耀下幸福的日子
还有两天就是3月28日了,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的主要交通要道上,彩旗飘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