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西藏文物保护事业六十载

赵耀 发布时间:2019-08-27 10:3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8月2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文物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1959年的“文物管理小组”1个机构到目前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0个,从事文物工作人员455名,调查登记的各类文物点共42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处。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文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图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 摄影:赵耀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次在那曲采集到一件细石核,拉开了新中国西藏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并行的序幕。1977-1979年,对昌都卡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填补了中国田野考古学在西藏地区的空白。

  据新闻发言人介绍,在文物保护方面,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国家投入资金3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古格王国遗址等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性维修保护工程,安排资金9600万元新建了西藏博物馆;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117项工程中,安排资金3.8亿元,实施了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安排资金34亿多元,实施了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15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2014年10月,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在西藏博物馆正式成立,首批西藏本地保护修复人员赴各科研基地参加了“以修带培”,提高了文物科技保护能力。2018年底以来,启动了周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实施布达拉宫结构监测(一期)项目和壁画数据采集项目,罗布林卡信息留取与价值阐释(一期)、罗布林卡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工程(一期)。


图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壁画修复工作(摄于2019年5月) 摄影:赵耀

  西藏民主改革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绝大部分文物单位已健全文物档案,家底基本摸清。先后出版了文物研究成果《昌都卡若》《拉萨曲贡》《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修缮报告》《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等书籍和《布达拉宫》《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珍藏文物辑选》,以及涉及西藏唐卡、壁画、岩画等的画册,出版了《中国文物地图集•西藏分册》《雪域瑰宝》《西藏自治区志•文物志》《西藏文物考古研究》《西藏古建测绘图集》等,编写了拉萨市、阿里地区、乃东县等20多个市县的《文物志》。组织开展了西藏全区贝叶经调查、整理、登录、编目、影印工作。

  从1959年中共西藏工委发布《关于加强文物档案工作的决定》开始,到1974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文物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再到改革开放后,西藏陆续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加强文物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政策保障。(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耀)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