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藏戏:藏文化的“活化石”

晓勇 央金 发布时间:2019-10-08 15:39:00来源: 西藏日报

  10月的拉萨秋意渐浓。雪顿节悄然远去,但雪顿藏戏展演盛况余温尚在,古腔古韵的“阿吉拉姆”仿佛仍在这座古城上空余音缭绕。

  藏语中,藏戏被称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相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得此名。这门集说唱、表演、歌舞、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自古,雪顿节便有西藏各地著名藏戏班子会聚拉萨演出的传统,因此,也被称为“藏戏节”。作为拉萨一年一度最古老的节庆之一,今年雪顿节期间,全区民间藏戏展演、藏戏唱腔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让戏迷们过足了瘾。

  年逾古稀的戏迷拉姆说,小时候,没有机会观赏藏戏,而现在,每年都有各种时机观看免费的藏戏演出。

  75岁的拉萨觉木隆戏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戏(拉萨觉木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旦达,至今依稀记得幼时过雪顿节到罗布林卡看藏戏的情景。“人头攒动,稍有身份的人举家过林卡、看藏戏,很是热闹,但也有很多底层人家是无缘参与的。”

  多数学者认为,藏戏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到公元15世纪,西藏著名建造家唐东杰布将流传于琼杰宾顿巴流派的白面具藏戏传回了家乡,经过不断改编和创新,形成了蓝面具戏之迥巴藏戏,这标志着藏戏的成熟。

  到17世纪,逐渐兴盛的藏戏形成了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与生活化的表演程式。原系广场剧的藏戏,在西藏主要流传的有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等。相传,传统剧目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则是被称为“八大藏戏”的《文成公主》《曲杰诺桑》《朗萨雯波》《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雯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

  西藏民主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自治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不断完善,西藏藏戏艺术踏着古韵,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与格萨尔史诗传统作为西藏非遗的代表,一同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全区藏戏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各级保护名录、非遗传承人制度、数字化保护等,各级非遗保护工程对藏戏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西藏的8支国家级藏戏流派划拨专项经费。”自治区艺研所副所长阿旺旦增说。

  2008年,拉萨觉木隆戏师旦达成为拉萨市首位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民间艺人。目前,像旦达这样的藏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区有12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民间藏戏传承点达150余个。

  自治区群艺馆(西藏非遗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负责人平措顿珠说,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非遗办每年向各市地推荐的2至3个重点民间藏戏班额外补助10万元,作为扶持民间藏戏艺人和藏戏班的保障经费。

  过去,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基本依靠民间藏戏班的力量,随着老艺人的离去,传承断层情况时有发生。平措顿珠说:“现在,一方面专业和民间藏剧团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各种挖掘、抢救、普查等工作为保护和传承、发展藏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如今,从国家到自治区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得西藏民间藏戏演出团队从不足50支发展到现在的140多支,演职人员增加到近3000人。

  不久前,传统藏戏舞台剧《苏吉尼玛》正式在拉萨首演,这是自治区藏剧团继将《白玛雯巴》《曲杰诺桑》《卓娃桑姆》《朗萨雯波》推上舞台剧目后,第五部被改编成现代舞台剧的传统“八大藏戏”。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说,在国家重视,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古老藏戏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地方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广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责编: 央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