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中华藏书文化论坛在京举办:元典阅读历久弥新

应妮 发布时间:2020-09-09 09:5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华藏书文化论坛在京举办:元典阅读历久弥新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今天能够见到的古籍善本,按比例来说95%以上都是公藏,而公藏是不能纳入社会流通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藏书还有没有意义?

  第四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7日在京举办,论坛的议题为“关注社会层面的藏书文化”。本届论坛围绕“藏书文化与书香社会”的总议题,分设“藏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当下传承”“元典阅读与文脉传承的系统建设”“藏书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的重塑”三个分论坛展开。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表示,藏书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都意义重大。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从公家到私人,从机构到个体,这一历史过程艰苦卓绝,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具有5000年绵延不绝的韧性,和藏书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藏书文化的兴盛与否,维系着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历史命运,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兴旺发达。

  孟繁之、韦力、陆世栋三位学者就“藏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当下传承”展开阐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动态的文化传承,活在世代相因的言行之中,另一方面,甚至更多的方面,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这其中被称为文化经典的书籍,正是被反复证明和阐释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当下传承的核心是回归元典,以纠正继承中的诸多问题和乱象。


“中华文传馆”在论坛上揭幕。主办方供图

  “人是需要具像的,比如可以在网上谈恋爱,不论谈得多热闹,不论怎么样讲,最后还得落实。藏书也是这样,虽然今天网络很发达了,今天见到的典籍,包括元典,这些文字我们网上都能查到。如果我读文字就可以的话,那真的没有必要藏书。那为什么还有藏书市场呢?重要原因人需要有物欲,需要实体东西在。网络东西传播很快,但是一切都得以纸本为依据才能成为经典。比如《永乐大典》上的书9/10都已经失传了,即使失传这么多,我们到今天还知道历史上留下来的8万多种书。中华民族本能地有藏书的习惯。”韦力的一席话引来众人连连点头。

  王野霏、孔国庆、杨晓华三位嘉宾和学者就“元典阅读与文脉传承的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为,文化传承要走向深入,必须突破单一思维和说教方式,营造符合当下人们适应的生活样式。北京百科嫏嬛书房开展的“中华文传馆”项目以《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为核心,立足读元典、理文脉,以中国书籍编辑史、中国古代藏书史为抓手,以中国书籍承载的中华人文精神为落脚点,以“实景+实物”的方式,让大众触摸、交流、互动、品鉴书籍,让深藏在图书馆、博物馆里的中国典籍走进大众生活,是一种良好的尝试。

  罗新、余世存、尹磊三位学者就“藏书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的重塑”发表了意见。一个文化兴盛社会的前提是阅读文化的兴盛。提倡公共阅读的主要旨意在于人文滋养和新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一个更好的文明社会的到来,要有普遍高品位的阅读生活作为先导。中国人要提升生活品质,要提高文化素养,要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须仰仗于民族阅读生活的重构。

  中华文脉传承传播馆在论坛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