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内蒙古篇】草原小城的文艺范儿
62岁的牧民版画家照那木拉画了近50年版画,没想到在花甲之年有了自己的画室。条件好了,创作热情更高了。今年以来,照那木拉已经创作了10多幅版画作品,实现收入4万多元。
照那木拉在画室创作版画。新华网 曹桢摄
照那木拉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鲁特版画”代表性传承人。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一直以来都以拥有“民族版画之乡”“乌力格尔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民族曲艺之乡”四张文化名片而自豪。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精神动力,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扎鲁特版画,在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70年来涌现出很多全国知名的版画艺术家。如今,扎鲁特版画的艺术成就在受到国际瞩目的同时,也在围绕当地脱贫攻坚不断发力。
2017年成立的扎鲁特旗版画院,将扎鲁特版画事业发展带上了更高层次。版画院成立后,为照那木拉等一批牧民版画家专门设立了画室,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创作材料。同时成立了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举办公益性培训班,在传承和弘扬版画艺术过程中,发挥出文化扶贫能量。
当版画家在安静创作时,草原深处能歌善舞的牧民们,正在一片欢腾中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扎鲁特旗不断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实现农牧民就业增收。
扎鲁特旗图布信嘎查牧民洪格尔巴特尔经营的家庭牧场产业不少。2019年,牧场实现纯收入150多万元,其中旅游收入50多万元,直接带动4户贫困牧民脱贫。洪格尔巴特尔说,除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扎鲁特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蒙古族手工艺人教游客制作马头琴、马鞍。新华网 曹桢摄
洪格尔巴特尔家庭牧场手工制作的奶制品等蒙古族传统食品。新华网 曹桢摄
游客来到扎鲁特草原,不仅可以吃蒙餐、住蒙古包、骑马、射箭,做一天蒙古族牧民,还可以聆听到纯正的乌力格尔、蒙古族四胡、蒙古族长调等民族曲艺。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民间手工艺人教授下,亲手制作一把马头琴,带回远方留作纪念。
在草原旅游带动下,图布信嘎查周边几位牧民组成一支民间艺术团。到了旅游旺季,演出订单应接不暇。
牧民艺人为游客演奏蒙古族四胡。新华网 曹桢摄
据了解,2017年至今,扎鲁特旗已扶持乡村旅游接待户近40户,2019年创建2个旅游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带动77户23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深秋时节,科尔沁草原已有些许寒意,传统旅游旺季已经过去。洪格尔巴特尔说,他正在思考如何利用好冬季草原冰雪资源,发展冬季旅游,让淡季不淡,农牧民可以从四季旅游中赚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来自中宣部文改办、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地方文化和旅游厅(局)、国有文艺院团的相关负责人16日齐聚文化和旅游部,就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进行座谈。[详细] -
西藏自治区妇联举行成立60周年群众文艺演出
近日,自治区妇联成立60周年群众文艺演出在拉萨举行。自治区女企业家协会和妇女发展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带来的一件件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选购。[详细] -
当旗袍遇上剪纸:两种传统文化遗产碰撞新火花
一位位身着满绣旗袍的佳人形象出现在一幅幅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