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木刻技艺绽放魅力 西藏民众巧借“非遗”致富
从西藏昌都的江达县城驱车出发,经过了崎岖颠簸的山路,翻越了连绵山脉,中新社记者到达波罗乡外冲村。若不是因为这里的木刻技艺被评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这个地方不会被外界知晓。也正因交通不便,生产资料少,这里的民众曾一度贫困。
波罗木刻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年后,外冲村村民泽培被认定为唯一的波罗木刻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渐渐地,外冲村人的命运因波罗木刻悄然改变。
到达外冲村,中新社记者走进一处工作间。泽培与他的徒弟们正在雕刻经板。刻刀在指间来回旋转,藏文字体显现,平平无奇的木板,被赋予了精神力量。
他们正在雕刻的是藏文佛典《甘珠尔》,这是与四川白玉县一座寺庙签订十年合约的项目,需要刻4万余叶。自2018年起,泽培组织的70多名艺人已完成了3000余叶。
泽培介绍,波罗木刻技艺发展于公元1676年,由当时的第十二世土司、第十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次仁发起。现今四川德格、白玉以及西藏江达县的大部分区域都曾隶属德格土司管辖。
因当时佛教盛行,用于印制佛教经文及图案的木刻工艺得到了空前发展。
现在,德格印经院中,相当一部分的印经板,出自外冲村艺人之手。
12岁时,泽培跟着父亲学习木刻,经历了5年,得以出师。他说,与同龄人相比,他的童年过得更辛苦些。拿着刻刀,一练就是一整天。
泽培曾上过3年学,藏文书法扎实,习得4种藏文字体,“这为后来木刻打下了基础。”
年轻时,他和父亲像是流浪艺人,“在德格的一座寺庙里,我们做了十年的木刻,完成了1200多叶的经文木刻板,后来还在林芝待过两年。”
泽培说,以前没有电话,交通不畅。与外界的联系依靠书信、电报、带话,“哪里有需要木刻,便背上工具去哪里。现在很多生意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
传统木刻如何适应市场发展?泽培做了很多思考。他说,传统木刻记载历史文献、医学、佛教派别典籍。如今,拓展应用到了旅游等领域。“刻吉祥语、祈福语,游客很乐意接受。”
“木刻技艺曾面临着断代。”泽培说,跟他同时期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当地就业机会少,很多年轻人更愿意走出大山去赚钱。
后来,当地政府扶持,泽培成立了江达县波罗乡木松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建起了厂房,还吸纳了贫困户就业。现在,公司共有60余名艺人。
他介绍,最贵的经板800多元(人民币,下同),最低的600多元,“稍微勤快些,收入都不低。”
依靠当地政府,波罗木刻技艺得到了发展。泽培表示,文化传承是一方面,眼下更希望村民靠着木刻手艺能够过上富裕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芒康“茶马古道”上的特色温泉小镇:自然+人文迸发新力量
作为四川人,张科和伙伴们在曲孜卡发展原生态的文化旅游事业,带动当地更多人脱贫致富,如今,占地一百亩的云曲庄园酒店和曲孜卡1865酒庄渐具雏形。[详细] -
通讯:从藏族黑陶到白族扎染:千里澜沧江畔的“点石成金术”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藏族黑陶、云南省大理州白族扎染等众多手工技艺,至今熠熠生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