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文旅融合百姓富

张晶 发布时间:2020-11-07 15:36:00来源: 新华网

  

  “以前一年只有几千块,现在脱了贫,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在郴州资兴市白廊镇,50岁的何戊英吃上“旅游饭”,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白廊镇的民宿经济

  白廊镇地处资兴市东江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岸线曲折,云雾缥缈,湖岛葱茏。2015年,东江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这里的旅游民宿产业开始遍地开花。

  何戊英的生活也由此发生改变。有经营民宿的老板租下她临东江湖的老房子,装修一新开办了网红民宿“蜜窝”。自今年8月开业,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周末和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


资兴市白廊镇东江湖畔。张晶 摄


白廊镇“蜜窝”民宿。新华网发(尧遥 摄)

  何戊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脱贫账”:“一年的房租收入有七八万元,平时在民宿做工,一个月工资2000元,不忙的时候还能利用民宿平台销售自家的柑橘、菌菇等农产品,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来,白廊镇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起许多类似“蜜窝”,同时又各具风格、人文气息浓厚的精品民宿,成为东江湖畔一张靓丽名片。

  2015年,土生土长的白廊人李杨泉回到家乡,用3年时间创办了东江湖16号院等三家精品民宿;在东江湖游玩的罗柳红从“一房难求”中找到商机,结合资兴“福寿文化”“禅文化”的东江湖小镇云雾山项目迅速落地……

  依托东江湖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优势,资兴市盘活闲置房产,将民宿与休闲旅游相互结合发展。截至目前,资兴市民宿、客栈、农家乐、家庭旅馆等不同住宿业态已有38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超过500人。

  明翰村的“甜蜜”事业

  步入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游客总能感受到一股甜丝丝的香味扑鼻。

  站在一栋挂着“明翰红坊”牌匾的厂房门口,记者找到了明翰村香甜味道的源头。隔着透明的玻璃,几位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谷芽糖生产线上忙碌。


游客在夏明翰故居旁拍摄乡村日落美景。新华网发(刘欣荣 摄)

  明翰村是衡阳传统谷芽糖的产地之一。过去的谷芽糖,大都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卫生和品质很难达到市场要求,销量十分有限。

  衡阳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到来后,通过争取各级政策资金和爱心企业赞助,相继新建厂房、采购机械,成立衡阳红坊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红坊”品牌商标。每一片“红坊”谷芽糖,都严格遵循标准制作工序和食品生产许可。

  “每天都有游客购买品尝,30元一盒的谷芽糖供不应求。”驻村工作队队长任灿说。


明翰村生产的谷芽糖。新华网发(蒋楠 摄)

  在“红坊”谷芽糖生产车间,长期动态聘用了3名贫困户劳动力。他们跟着制糖师一边学一边做,技术熟练后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工厂里,也可以自主创业。

  为了鼓励原有家庭作坊持续生产,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谷芽糖产业,驻村工作队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把“红坊”谷芽糖生产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大家分享,“只要产出的谷芽糖检验合格,我们会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帮助统一销售。”

  “目前衡阳红坊食品有限公司与明翰村48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公司利润的30%将作为脱贫攻坚专项经费,其中贫困户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8%。”任灿介绍,预计今年将为每户贫困户增收1000元以上。

  沙洲村的红色“文章”

  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这个地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小山村,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沙洲村建成红色旅游核心景区,打造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红军广场、田园综合体、徐解秀旧居等一大批景点;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办了厨师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为乡村产业发展培训人才;当地党员干部坚守和传承“半条被子”精神,带领老百姓齐心奔小康。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新华网发(汪衡 摄)

  “感谢过去红军送给我奶奶半条被子,现在党和政府又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好日子!”52岁的朱小红说。

  朱小红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2014年,他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原来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台黑白电视,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8000元。”朱小红介绍,通过参加县里举办的厨师技能培训班,他开起了沙洲村的第一家集吃饭、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收有4000多元。

  村里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火,朱小红一家很快就脱贫了。如今,他还是沙洲村景区保安队的队长,拿着一份稳定的工资,“现在家里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元”。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一大批乡村土菜馆、民宿、旅游产品应运而生。目前,沙洲村有民宿8家、旅游商品店16家、餐馆和特色小吃店20多家;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举办旅游节、美食节等特色活动,2019年全村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500多万元,带动村民种植黄桃、朝天椒、小黄姜等特色果蔬1000多亩。

  2018年,沙洲村整村脱贫。截至2019年底,沙洲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比2014年增加了8600元。

  汝城县驻沙洲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黄飞介绍,“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接待能力。同时以沙洲村为核心,把周边19个村带动起来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