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逐梦路上共享发展成果——“十三五”西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21-02-05 10:28:00来源: 西藏日报

  36岁的尼吉拉姆是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村民。13岁时,一场意外事故致使尼吉拉姆下肢残疾。多年来,她身残志坚,不屈不挠,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帮扶下,用一双手创造了一家子的幸福生活。

  “十三五”时期,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始终把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维护、实现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全力推进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美丽人生,巾帼不让须眉

  “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这是多年来尼吉拉姆逢人便说的话。幼年时的那场意外,让尼吉拉姆的人生曾陷入低谷,当地妇联组织一次次登门鼓励,并帮助她从银行申请妇女小额贴息贷款4万元,开办商店、茶馆,让尼吉拉姆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如今的尼吉拉姆一家住进了新房,小商店变成了货品丰富的超市,茶馆也进行了扩建翻修,每年经营纯收入达1万多元,加上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2017年,尼吉拉姆一家就脱了贫。

  尼吉拉姆是西藏众多边远贫困妇女与残疾人中依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的典型。

  “十三五”以来,西藏积极组织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创新推出立志脱贫、创业脱贫、能力脱贫、巧手脱贫、互助脱贫、健康脱贫、关爱脱贫等举措,落实妇女创业担保贷款5100余万元,帮助825户近1000余名妇女发展养殖业、手工编织业;争取资金2138.16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60余期,帮助2.7万多名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数百名妇女投身电商创业;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34个,扶持妇女经济组织64家,营建国家级“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16个,带动1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实现就业增收1000多万元。

  2020年8月,拉萨市达孜区麦之穗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喀则市仁布县康萨热农牧民羊毛编织专业合作社和昌都市江达县格桑花民族服饰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被全国妇联表彰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并分别获得5万元基地发展扶持资金。

  “十三五”以来,西藏妇女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发挥“半边天”作用,涌现出全国和自治区级“三八红旗手(标兵)”217名、“三八红旗集体”69个、“巾帼建功标兵”124名、“巾帼文明岗”78个、“自治区脱贫攻坚女能手”20名等一大批先进妇女典型。

  真情关爱,传递幸福温暖

  2019年12月31日,区、市、县三级妇联组织在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美丽家园、幸福人家”创建活动,为搬迁点“妇女儿童之家”授牌,解决建设经费12万元;为贫困母亲、儿童发放“母亲邮包”25个、羽绒服150件,发放价值5000元的免费药品,表彰“美丽家园、幸福人家”示范户18户。

  五年来,共争取全国妇联、区水利厅专项资金3836万元,先后在全区159个乡镇和村居实施了“母亲水窖”项目,解决近1万多户、6万余人、107万余头(只、匹)牲畜的饮水困难。同时,争取到全国妇联及援藏省市捐赠的价值353.6万元的“母亲邮包”,使2.66万余贫困母亲受益;争取到“母亲健康快车”77辆,帮助解决基层边远贫困地区医疗、交通问题,为农牧民尤其是妇女儿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2019年5月实施并推进辖区妇女“两癌”筛查与防治工作以来,全区宫颈癌筛查13.96万人,乳腺癌筛查14.68万人。同时,将全区贫困妇女“两癌”筛查纳入政府民生项目,落实救助资金1125万元,为1125名患病贫困妇女每人资助1万元。

  组织开展“恒爱行动”,广泛召集爱心妈妈,为贫困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受益贫困孤残儿童近万人……

  多年来,各种公益项目的密集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藏妇女儿童基本困难的同时,全区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创新维权服务在源头、在基层、在妇女身边的工作机制,完善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关爱帮扶于一体的维权服务模式,使服务妇女的工作更加扎实。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1月4日,在自治区残联脑瘫康复训练室里,5岁的重度脑瘫患儿旦增卓嘎正接受康复治疗。

  近年来,西藏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积极落实2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2017年以来,全区514名残疾儿童获得免费手术和康复服务,对2.67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5.7万人次的康复服务,服务覆盖率达68.8%。基本型辅具适配遍布全区74个县区,为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1.65万件。

  自治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格外关心和关注残疾人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了服务好全区各类残疾人,区残联系统先后制定出台的《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从制度性保障和体系化措施的高度维护了残疾人权益,确保了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2017年以来,全区共投入777.7万元为222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投入191.4万元,对1798名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两项补贴”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等制度一道,成为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西藏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设盲人按摩、缝纫、唐卡绘画、刺绣、房屋彩绘、电脑等多种技能培训班。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对1067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1000余名,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14481人次;投入资金159万元,扶持170名残疾人创业。加强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实名制录入52138人,录入率89.44%,覆盖率达100%。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残联系统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除阿里地区外,市级行政区至少拥有1所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盲、聋哑、培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4.32%。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